动物咬伤病人院前急救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1
伤情快速评估
02
伤口紧急处理
03
特殊动物咬伤应对
04
并发症预防措施
05
患者转运管理
06
公众宣教与后续建议
01
伤情快速评估
动物类型初步判断
犬类咬伤
毒蛇咬伤
猫类咬伤
野生动物咬伤
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播者,需特别注意。伤口通常较深,易感染。
猫也是狂犬病传播者之一。咬伤通常较小,但易感染。
毒蛇咬伤需紧急处理,判断蛇种以便使用相应抗蛇毒血清。
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各种病毒和细菌,需特别注意感染风险。
咬伤部位特征识别
伤口深度与大小
伤口形状
伤口周围状况
出血情况
评估伤口的深度和大小,判断是否需要缝合及感染风险。
犬类咬伤常呈撕裂状,猫类咬伤则多为穿刺伤。
观察伤口周围是否红肿、疼痛、麻木或有其他异常症状。
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以便及时止血和预防休克。
呼吸状况
观察患者呼吸是否平稳,有无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现象。
心跳频率
测量患者心率,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以评估休克风险。
血压情况
监测患者血压,低血压可能是休克或严重感染的迹象。
神经系统功能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以评估神经系统是否受损。
生命体征初步监测
02
伤口紧急处理
止血带使用原则
止血带适用于四肢伤口大量出血
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止血带可以有效控制四肢伤口的出血。
止血带应绑在伤口上方
定时放松止血带
止血带应绑在伤口的上方,以阻断血液流向伤口,达到止血的目的。
止血带每隔一小时左右应放松一次,以避免长时间压迫血管导致组织坏死。
1
2
3
创面冲洗规范操作
避免使用肥皂等清洁剂
冲洗时应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等清洁剂,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
03
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以确保伤口得到彻底冲洗。
02
冲洗时间应充足
用流动水冲洗
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伤口,可以去除伤口表面的污物,减少感染机会。
01
消毒剂选择与覆盖
应选用广谱消毒剂,如碘伏、酒精等,以杀灭大部分细菌。
选用广谱消毒剂
消毒剂应均匀涂抹在伤口表面,确保每个部位都得到消毒。
消毒剂应均匀涂抹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剂,如双氧水、碘酒等,以免对伤口造成进一步损伤。
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
03
特殊动物咬伤应对
犬类咬伤狂犬病风险控制
狂犬病疫苗接种
被犬咬伤后,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01
免疫球蛋白注射
对于伤口较深或咬伤部位接近神经中枢的伤者,应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早期保护。
02
伤口处理
立即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清洗伤口,尽可能将病毒冲洗干净,然后涂抹碘酒或酒精消毒。
03
蛇类咬伤神经毒素处理
被毒蛇咬伤后,应尽快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以中和体内的神经毒素。
神经毒素血清注射
局部绑扎
伤口切开排毒
用绷带或布条在咬伤部位上方绑扎,以减缓毒素扩散速度,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在绑扎后,可沿伤口切开皮肤,用拔罐或吸吮的方式将毒液吸出,但要注意口腔内无破损和感染。
昆虫蜇伤过敏反应抑制
抗过敏药物
寻求医疗帮助
冷敷
被昆虫蜇伤后,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缓解过敏反应。
如果过敏反应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应立即就医,接受紧急治疗。
04
并发症预防措施
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感染。
伤口红肿
伤口疼痛逐渐加剧,可能是感染的症状,需及时就医。
疼痛加剧
伤口渗出物变浑浊、有异味,表明可能已发生感染。
渗出物变化
感染早期预警指标
毒素扩散延缓技巧
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减少毒素吸收。
01
局部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周围,减缓毒素扩散速度。
02
局部压迫
用绷带或衣物压迫伤口周围,防止毒素向身体其他部位扩散。
03
破伤风预防强化流程
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避免破伤风梭菌感染。
伤口处理
接种破伤风疫苗
被动免疫
根据伤情和医生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对于未接种或接种效果不佳者,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
05
患者转运管理
体位固定与局部制动
体位固定
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体位保持稳定,防止因体位改变而导致伤口进一步损伤。
01
局部制动
咬伤部位需保持静止,避免活动导致伤口加深或扩大。
02
转运途中监测频率
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病情稳定。
生命体征监测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感染迹象,及时进行处理。
伤口情况监测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咬伤情况
咬伤时间、地点、动物种类、伤口部位、伤口大小、深浅等详细信息。
已采取的措施
如伤口清洗、消毒、包扎等,以及使用的药物和剂量。
患者状况
包括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