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8/NUMPAGES8
Unit3Readingandvocabulary名师教学设计
1课题
外研社高中英语(新课标)选修6
Module3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Friendship
(第三篇阅读)ReadingPractice
2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诵读、理解四首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背景,感知诗歌的情感与意境,
2.帮助学生学会诗歌中出现的生词与语言点。
3.鼓励学生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课后进行输出创作。
B.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阅读微技能,训练对获得信息的处理、判断、推理能力。
2.训练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听、说、猜词、翻译和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语言美与艺术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兴趣,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健全学生思想价值观。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3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为外研社选修六第三单元Th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Friendship中第三篇阅读“ReadingPractice”,也是整个高中英语教材首次出现的英语诗歌。虽然其中涉及个别文学词汇,学生在内容理解上一定难度,但其短小精悍,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诗歌的学习正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相符,可学生在对诗歌的探索活动中,可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所选诗歌包含着大量的英语文化知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的依托,所以在诗歌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功底,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并且有助于健全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开拓视野。
3.所选诗歌富有情感思想,这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和倡导的“体现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相符,学生不仅能够得到美的享受,还能锻炼意志,个人境界同时也得到升华,也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4.所选诗歌本身的美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调节学习气氛。
4学情分析
1.在认知特点方面,高二学生已经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如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如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他们倾向于理解性阅读,所以我的环节设置中多设置学生自主探索诗歌的活动。
2.在知识储备方面,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一定量的常用词汇,但是诗歌出现的心词汇他们仍然陌生,所以我在课前将会为他们打好词汇基础,课堂中碰到词汇也进行由浅至深的教学。
3.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高二学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充满热情,喜欢动画歌曲,对简洁、流畅并具有音韵美的诗歌也很感兴趣。我设计的欣赏诗歌视频、唱诗歌和配乐朗读诗歌等活动,请学生上台运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心情放松,更活跃更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情感。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诗歌内涵。
教学难点:
1.学生对诗歌中生词的理解。
2.学生对诗歌意象与修辞的理解
6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以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多人小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2.情景法:通过为学生提供诗歌背景介绍与视频朗诵,,帮助学生学会在情境中感知诗歌内容与情感。
3.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前--任务环--任务后—
(PTP模式:Pre-taskTask-cyclePost-task)
4.全感官学习法:借助多媒体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视听说写活动刺激全感官投入学习。
7教学资源
教材,教案,测评练习题,多媒体环境(希沃互动白板软件,英语跟读打分软件,PPT软件),投影仪,话筒,照相机,读卡器,磁铁教具。
8教学过程
8.1第三学时(ReadingPractice)
8.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猜谜游戏
1.向学生展示谜语,引导学生猜出教学关键词。
What’sthis?
Description:
1.Itsawritingform.
2.Itswordsarechosenfortheirbeautyandsound.
3.Itsofteninshortlineswhichrhyme.
【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1通过猜谜和动画,把学生从课间休息迅速拉回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学习主题。
2.帮助学生宏观把握诗歌的几大特点,为本节课诗歌欣赏做准备。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调动学生答题积极性。
活动2【讲授】读前互动
1.译诗歌“头脑风暴”
(1)请学生阅读并翻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