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2024.6?总第449期?
Instructionand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中国电化教育
文章编号:1006—9860(2024)06—0094—008
混合式教学中技术赋能评价的实践及效果研究*
——基于国家一流课程《英语高级写作》的质性分析
12①
黄广芳,苏楠
1.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2.武昌首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4
摘要:限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进程,技术运用在外语教学评价中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变革与挑战。机械式数据堆砌、教
师评价技能僵化以及师生课堂失语等现象均导致教学评价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无法被充分捕捉和理解,也弱化了技术的功能。
因此,技术赋能应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评价素养与学生个性化评价需求。该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线上线下混合式国
家级一流课程《英语高级写作》课堂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课堂观察、教学日志和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重点探讨了技术在课
前、课中、课后的使用情况及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技术赋能,混合式英语写作课课堂评价范式得以成功转变,有效
实现了评价的“三阶功能”,即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评价为学。而且,学习者对该混合式评价模式的整体接受度与满意度
较高。研究有利于推进混合式课堂评价实践中技术与人文的和谐共生,满足学生个性化评价需求,实现评价的循环发展。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评价实践;技术赋能;三阶功能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外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BYY104)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苏楠为本文通讯作者。
[3]
混合式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新常态”,也是学的进程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的迭
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代与普及,为实现这一需求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促成了
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拓宽了学习的时空限制,为第二次转变,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评价模式转向技
[4]
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教学术赋能的(以学生为中心)评价模式。信息技术融合课堂
模式下,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已无法有效评估学生在混的认知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即“价值本位”视角和“工
[5]
合式学习环境下的表现和成果,因此评价理念、策略和具本位”视角。前者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意义,技术
方法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和创新。评价者不仅需要灵活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变革与教学行为的创新。后者则侧重
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如学生自评、同行评价和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