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下列对训诂的解释正确的是)。
A、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
B、解释文献语言
C、其根本目的是传意
D、以上都是
【答案】:D
2、“劳动创造世界是)的观点。
A、黑格尔
B、马克思
C、列宁
D、恩格斯
【答案】:B
3、《大学》明德的建立明德和人性的关系被明确提出是在)。
A、《论语》
B、《大学》
C、《礼记》
D、《中庸》
【答案】:D
4、“天命之谓性”在“人天”的框架中,去解决伦理依据和伦理主体
的)
A、特殊性
B、普遍性
C、决定性
D、永恒性
【答案】:B
5、突破个人的束缚属于)层面的普遍性。
A、关系
B、时间
C、空间
D、思维
【答案】:A
6、《大学》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包括)。
A、先秦儒家所体现的宝贵的平等精神
B、先秦儒家对普遍性、普世价值的追寻
C、先秦儒家对人性的本质的深入探讨
D、先秦儒家对人性的尊严的探讨
【答案】:ABCD
7、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动组织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在1999年6月
举办的第)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
A、86
B、87
C、88
D、89
【答案】:B
8、最早期古人认为“定“的动力和源泉是来自于)。
A、统治者
B、贤者
C、天
D、地
【答案】:C
9、“少说些漂亮的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这句名言作者是
)。
A、毛泽东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答案】:D
10、战国时礼崩乐坏,《大学》认为重建明德的任务落在了哪家学派
身上?)
A、墨家
B、法家
C、儒家
D、道家
【答案】:C
11、朱熹认为对待“格物”应抱有什么心态)。
A、怀有敬意
B、内心的高度专注
C、整个是理性的凝聚状态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BC
12、格物致知的三个层面是)。
A、道德论的层面
B、认识论的层面
C、实践论的层面
D、逻辑论的层面
【答案】:ABC
13、儒家的“三大德不包括)。
A、仁
B、知
C、理
D、勇
【答案】:C
14、《大学》的聚讼是由谁开始的?)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程颐
【答案】:B
15、体面劳动不包括)的内容。
A、就业方面
B、社会保障方面
C、工作环境方面
D、政治民主方面
【答案】:D
16、正确劳动分类是)。
A、学习劳动与实践劳动
B、家务劳动与工作劳动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
D、智力劳动与非智力劳动
【答案】:C
17、以下哪些是属于从政治层面理解“正名”)。
A、正名誉
B、正名分
C、正名气
D、正名学
【答案】:BC
18、“格物致知“的抉择标准是)。
A、政治
B、社会
C、语境
D、语言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