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上海市杨浦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5.79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7.61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上海市杨浦区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

A.通知其他赔偿义务机关,商定后共同赔偿

B.告知共同的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决定赔偿数额

C.先赔偿自己承担的部分

D.先予赔偿

【答案】:D

2.辅警参加劳务派遣公司工会的,辅警的工会经费应由各单位按本单位所有辅警工资总额的()提取并拨付给劳务派遣公司工会。

A.百分之七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二

D.百分之一

【答案】:C

3.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有()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A.初中

B.高中

C.大学本科

D.大学专科

【答案】:B

4.《监察法》规定,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A.六个月

B.一年

C.三个月

D.二年

【答案】:B

5.违法行为人在6个月内曾受过()的,应当从重处罚

A.网络监察管理处罚

B.消防管理处罚

C.道路交通管理处罚

D.治安管理处罚

【答案】:D

6.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该电影院出现火灾,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局面,未造成任何损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二人的行为应以()予以处罚。

A.扰乱单位秩序

B.扬言实施放火

C.寻衅滋事

D.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答案】:D

7.以下关于公安机关告知违法嫌疑人陈述权和申辩权的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告知

B.只能采用笔录形式告知

C.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告知

D.不得采用口头形式告知

【答案】:A

8.人民警察不得从事的行为有()。

A.依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B.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

C.依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D.参加社区公益劳动

【答案】:B

9.对于冻结的存款、汇款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日以内通知原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邮政部门解除冻结。

A.30

B.7

C.15

D.3

【答案】:D

10.下列属于辅警不得从事的工作是()

A.参与突发案(事)件处置

B.案件调查取证、鉴定报告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C.租赁住房治安管理、特种行业、禁毒、移民、边防检查、出境入境等相关管理服务活动

D.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员、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协助采取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

【答案】:B

11.民警在夜间巡逻时发现道路旁有一男子醉酒卧地不醒,民警应该如何处理()。

A.在该男子面部喷洒凉水,使其清醒

B.先将该男子挪至安全区域,查找其随身携带身份信息,联系其家属将该男子领回

C.将该男子挪至安全区域,民警继续巡逻

D.一直呼喊该男子,直到其清醒

【答案】:B

12.()应当加强现场督察,及时纠正辅警勤务装备配备、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A.警务督察部门

B.警务保障部门

C.法制部门

D.政工部门

【答案】:A

13.《刑法》规定的拘役的期限为()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1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下

D.1年以下

【答案】:A

14.某日张某家的小狗闯入邻居刘某屋中,将一个瓷瓶撞落摔碎,刘某持棍将小狗赶出房间,张某冲进刘某屋中与其激烈争吵,并互相拉扯,张某受轻微伤,派出所民警接警赶到现场后,下列处置措施恰当的是()。

A.责令张某赔偿刘某的花瓶

B.在双方同意基础上进行治安调解

C.告知刘某与张某应自行协商解决

D.告知刘某应当去法院起诉张某

【答案】:B

15.4月10日,符某到县政府办公楼缠访,后在政府楼前中心广场大吵大闹,扬言要炸掉县政府的办公楼。4月14日,符某又在县政府上访后,再次到政府楼前中心广场扬言要挟不解决问题就要炸县公安局的办公楼。对符某行为的定性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予处罚

B.以敲诈勒索罪予以刑事处罚

C.以扰乱单位秩序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D.以扬言实施爆炸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答案】:D

16.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属于(),应予治安管理处罚。

A.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B.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C.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D.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答案】:B

17.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