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师范大学考研(教育学综合)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3.简答题9.论述题
简答题
1.教学过程的本质。
正确答案:(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为教学过程是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认识活动,是在相关的认识与交往活动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师生为传承知识而相互作用的认识活动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其特殊性在于间接性,即学生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引导性,需要在富有知识的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过程。(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必须以交往为背景,还要以交往、沟通、交流为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思想情趣的坦诚沟通,以便激起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上的共鸣,智慧与志趣的共享,从而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培养和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进行认识及交往的活动是教学的基本与基础的活动;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则是在这个认识及交往活动过程中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应有积极的价值追寻,让学生的思想情感深受启示、熏陶与教益。
2.根据《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就其中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正确答案:核心素养是教育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开放性问题,考查学生对于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考生也可以通过查找相关论文得到答案,凯程的公众号中也曾讲过相关的热点问题,并对答案进行了整理,均可作为参考。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六大基本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具体内涵请参考下表(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一项具体展开即可):
3.有人说:“一两遗传胜过一吨黄金。”有人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可以将其培养为各种人才。”还有人说:“孩子学不好,全是学校和教师的问题。”请评析以上观点。
正确答案:题目中的三种说法分别是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均片面地看待了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因此,在答题时,需要先说明三种观点的片面性,再交代正确的看法应该是需要正确看待和发挥各方面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题目中的三种说法分别是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均片面地看待了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正确的看法: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因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环境提供了人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我国《教育法》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是什么?如何理解?说一说我国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中有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1)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理解: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按照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包括了教育的方向,规定了我国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3)贯彻中的问题(参考)。①教育方针中强调“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注重智育;②教育方针中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但是课堂教学常常脱离实践。
5.学习心理的本质。
正确答案:(1)行为主义。学习就是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从而形成习惯的过程。(2)认知主义。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3)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达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4)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