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社会两极分化严重B.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D.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4、系统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唯物史观的著作是()
A.《德法年鉴》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
5、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是()
A.《德法年鉴》B.《共产党宣言》C.《唯物史观》D.《资本论》
6、系统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的著作是()
A.《德法年鉴》B.《共产党宣言》C.《唯物史观》D.《资本论》
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
10、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1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它的()
A.实践性B.阶级性C.深刻性D.批判性
12、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是()
A、实践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矛盾的观点D.辩证的否定观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15、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
16、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理论D.唯物史观
17、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与时俱进B、实事求是C、实现共产主义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的启蒙哲学C、美国的经验论哲学D、德国的宗教改革理论
19、人类进人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