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无线有线报警装置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16.82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2.98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无线有线报警装置管理制度

一、必须固定专人对本部门所装置的无线报警器进行操作和管理,并负责保管报警器控制箱的钥匙,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拨弄。

二、对所装的报警装置必须经常检查及定期保养,发现故障及时向人保科汇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三、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熟悉报警器的性能、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每天下班锁门前必须对报警器进行一次检查,保持报警性能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在报警时间范围内,本部门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室内,如需加班或有急事需进入者,必须事先向人保科备案,以便与报警总台联系。

学校门卫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师生的安全,维护学校秩序,特定如下门卫制度:

一、门卫工作人员按学校的管理要求尽心尽责做好门卫工作,按时上下班,上班时间不能离开岗位。

二、值班人员要根据作息时间的安排,按时开、关校门。不到进校时间,学生不准进校。学生进校后,无特殊情况不准出校。必须出校的学生,应由班主任开具证明,其他情况一律不准学生外出。另外,迟到的学生也须登记班级姓名后方准许入校。

三、坚持出入登记制度,学校上课后,外来人员不能随意入内,来访者门卫须问清事由,亮码、测温、登记后方可入校。

四、节假日和每天静校后,学生不得进入学校。闲杂人员无论何时一律不准进入学校。

五、家长到校与教师联系,或来宾因公到校,须经当事人同意,并登记。

六、值班期间不准擅离职守,不准找人顶替,有事请假。不准做与值班无关的事情,不准私自放行人和车辆。

七、在无学校批准的情况下,门卫值班人员要制止任何人将任何学校公物带出校门。

八、门卫值班人员要保证值班室及校门内外卫生区域整洁卫生

九、门卫人员要及时开关校门,下班后要对各门窗进行检查,并及时关闭未关的门窗。

十、门卫人员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确保校园安全。

十一、若因门卫工作失职,造成的学校安全事故,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罚。

小学考试管理制度

为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坚持上好每节课,让高效课堂落地,努力加强教师专业水平建设,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有效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特制定学校《考试管理制度》。

一、设立考试监督管理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生考试管理工作。

2.副校长全面主持学校教学和学生考试管理工作。

3.教导处负责落实考试管理等具体工作。

二、精准辅导

1.教师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培优补差工作。

要端正态度正视差异,有针对性对暂时的学困生利用延时服务时间进行辅导、帮助。同时也为学习超前的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及时为因病因事请假的学生辅导。

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

3.对随班就读及特困家庭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辅导,包括生活、学习及心理辅导。

三、综合考查

1.控制考试次数

一二年级为日常评价和闯关活动相结合,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进行期末考试,同时与日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测评。其他学科应以平时考查和期末测试相结合的方式。

2.规范进度、合理复习

学校按计划组织教学,坚决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除教育行政部门统一使用的练习册外,不得组织学生购买或向学生推荐和使用其他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练习册、习题集一类的材料。

3.科学命题、确保质量

学校考试命题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切实提高命题质量,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考核方法多样化,笔试、口试或操作等,以保证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和能力。

4.教导处组织安排好考场、监考、批卷和卷面分析。

考试时,学生单人单桌,教师换班监考;阅卷流水作业,认真评定,严禁草率、牵就、防止弄虚作假;考试成绩为等级制;各科评完试卷后,及时交流反思,找出不足,指出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5.建立、健全班级日常表现登记表,以掌握学生的进展变化情况。

6.学校、班级不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

四、等级评价、注重激励

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使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同时结合“雏鹰争章”活动,改变原来单一的评价办法,全面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鼓励他们多元发展,主要从读书、书法、感恩、创造、合作、礼仪、艺术、运动、卫生、学习、进步、纪律12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

五、接受监督、强化督导。

学校考试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主管校长担任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