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护理查对制度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脑外科昏迷患者身份查对时,最关键的核对依据是:
A.患者家属口述姓名
B.床头卡姓名
C.手腕带信息(姓名+住院号+年龄)
D.病历首页姓名
答案:C
解析:昏迷患者无法自述身份,需通过手腕带(包含至少两项唯一标识)作为核心核对依据,床头卡和病历可能存在更新延迟,家属口述可能有误。
2.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前30分钟核查时,需重点确认的内容不包括:
A.手术部位标记(如“+”号)
B.影像学资料(CT/MRI)与患者姓名匹配
C.患者是否签署麻醉同意书
D.备血情况(血型+交叉配血结果)
答案:C
解析:手术安全核查重点是患者身份、手术部位、物品准备(如备血)及影像学资料匹配,麻醉同意书签署属于术前准备阶段内容,非核查时核心项。
3.脑外科护士执行甘露醇静脉输注前,需重点查对的内容是:
A.药品有效期
B.药液是否结晶
C.患者空腹状态
D.输液器型号
答案:B
解析:甘露醇为高渗溶液,结晶后输注可能堵塞血管或引发血栓,必须检查药液是否结晶;有效期、输液器型号为常规查对,空腹状态与甘露醇输注无关。
4.脑外科患者行腰椎穿刺术后,护理记录查对时需特别关注的指标是:
A.穿刺点渗液情况
B.24小时尿量
C.饮食种类
D.家属陪伴人数
答案:A
解析:腰椎穿刺术后可能出现脑脊液漏,需重点观察穿刺点渗液(颜色、量);尿量、饮食为常规记录,家属陪伴非护理记录核心。
5.脑外科使用微量泵输注丙戊酸钠(抗癫痫药)时,查对内容不包括:
A.泵入速度(ml/h)与医嘱是否一致
B.药物浓度(mg/ml)计算是否正确
C.患者当日脑电图结果
D.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无外渗)
答案:C
解析:微量泵用药需查对速度、浓度、通路,脑电图结果为病情观察内容,非用药查对项。
6.脑外科急诊收住的无名氏患者身份查对流程,正确的是:
A.仅记录“无名氏+日期”作为临时姓名
B.腕带标注“无名氏+急诊号+性别”
C.由值班医生口头确认身份后执行操作
D.等待家属到达后再进行任何护理操作
答案:B
解析:无名氏患者需使用“无名氏+编号(如急诊号)+性别”作为临时标识,确保唯一性;仅用日期可能重复,口头确认不符合规范,等待家属可能延误抢救。
7.脑外科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时,双人查对的“三查”内容是:
A.血袋有效期、血袋包装、血液质量
B.患者姓名、血型、住院号
C.交叉配血单、输血申请单、病历
D.输液器型号、穿刺部位、滴速
答案:A
解析:输血“三查”指查血液有效期、血袋包装是否完整、血液质量(有无凝块、溶血);患者信息属于“八对”内容。
8.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更换内套管时,查对的关键环节是:
A.内套管型号与气管切开套管是否匹配
B.患者当日痰培养结果
C.家属是否签署知情同意书
D.治疗盘内无菌物品有效期
答案:A
解析:内套管型号不符可能导致气道堵塞或漏气,是核心查对项;痰培养为感染监测,同意书签署为操作前准备,无菌物品有效期为常规查对。
9.脑外科患者使用颅内压监测仪时,护士需查对的参数不包括:
A.传感器零点校准是否正确
B.监测仪显示的ICP数值(mmHg)
C.患者是否佩戴活动义齿
D.引流管是否通畅(无打折、扭曲)
答案:C
解析:颅内压监测需查对传感器校准、数值准确性及管路通畅性;活动义齿与监测无关,属气道管理内容。
10.脑外科术后患者搬运至病床时,查对内容应重点关注:
A.患者身上管路(引流管、输液管)是否固定
B.搬运人员数量(至少4人)
C.病房温度(22-24℃)
D.家属是否在现场
答案:A
解析:搬运时管路脱落是高风险事件,需重点确认固定情况;人员数量、温度、家属在场为辅助因素。
11.脑外科护士执行经鼻胃管喂食前,确认胃管位置的正确方法是:
A.抽吸胃液并观察颜色(如草绿色)
B.向胃管内注入10ml空气听气过水声
C.查看当日X线报告(胃管末端在胃内)
D.以上均需查对
答案:D
解析:鼻胃管位置确认需综合评估:抽吸胃液、听气过水声、参考X线结果(尤其首次置管后),单一方法不可靠。
12.脑外科患者使用冬眠低温治疗时,护士需查对的内容是:
A.冰毯温度设置(32-34℃)与医嘱一致
B.患者是否有寒战(需使用肌松药)
C.每小时尿量(≥30ml)
D.以上均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