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高空坠物应急预案
高空坠物作为威胁公共安全的“隐形杀手”,其突发性和破坏性对校园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校园人员密集,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林立,无论是设施老化导致的建材脱落,还是人为疏忽造成的物品坠落,都可能引发不可预估的伤害。为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校园安全管理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园防高空坠物应急预案》。本预案以“快速响应、科学处置、以人为本”为原则,明确分级响应机制与各岗位职责,旨在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在高空坠物事件发生时,能够实现5分钟内快速响应,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一、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级别
判定条件
启动措施
Ⅰ级(红色)
坠物致人员重伤/死亡
全校停课,启动最高响应
Ⅱ级(橙色)
坠物致人员轻伤/财产重大损毁
局部区域封锁,应急小组集结
Ⅲ级(黄色)
发现高危坠物隐患(如外墙开裂)
隐患点管控,预警广播
Ⅳ级(蓝色)
无伤人坠物(如花盆掉落)
警戒隔离,排查源头
二、应急处置组织架构
三、全流程应急处置步骤
(1)事故报告(3分钟内)
第一发现人:
①立即呼喊**“禁止通行!”**疏散周边师生至安全区;
②电话直报总务处**(内线XXX)**并说明:
?坠物地点、是否伤人
?物体类型(玻璃/建材/物品等)
?现场初步状况
(2)现场控制(5分钟响应)
岗位
行动清单
保安队
①拉设双层警戒带(内圈5米+外圈10米)②引导人群绕行,封锁最近楼梯口
值班教师
①组织学生退回教室并关闭门窗②清点班级人数,核查是否有学生滞留危险区
维修组
携带防坠保护装备(安全帽+钢制挡板)现场排查二次坠落风险
(3)医疗救援(同步启动)
伤情处置原则:
+骨折/出血:用硬纸板固定伤肢,加压止血(勿移动伤员)
-禁止行为:擅自喂水/搬动头部着地伤员
心理干预:
①心理教师对目击学生进行团体脱敏辅导(24小时内);
②发放《应激反应自测表》给相关班级。
(4)证据保全与调查**
①用防水罩覆盖坠物现场,防止雨水冲刷;
②拍摄五维度照片:
?坠物特写(含测量尺)
?坠落起点位置
?地面落点与参照物关系
?周边环境全景
?可能责任区域(如对应教室)
四、善后处理与整改
信息发布
2小时内起草《情况通报》(经教育局审核后发布),禁止个人传播现场照片
家长沟通话术模板:
“XX家长您好,今日X时我校X区域发生一起高空坠物事件,目前受伤学生已送医治疗(或无人员受伤)。学校正在全面排查,后续将加强防护措施,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责任追溯
通过监控回溯+物品指纹比对锁定责任人;
如属故意抛物:移交警方处理并全校通报;
如属设施老化:追责维保单位。
五、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物资类别
具体物品
存放点
警戒隔离
反光警戒带(200米)、伸缩围栏(10组)
保安室
医疗救护
脊柱固定板、止血绷带、急救毯
校医室
工程抢险
钢制挡板(2m×1.5m)、高空作业安全带
总务仓库
取证工具
标尺贴纸、物证袋、防水罩布
德育处
预案执行要点:
每学期实战演练:模拟Ⅱ级响应(含伤员转运),确保5分钟完成基础处置;
关键岗位A/B角:校长、校医等核心角色需设备份责任人;
预案口袋化:缩印流程图发放至教职工(尺寸:A6塑封卡片)。
本预案与《校园防高空坠物日常管理方案》形成“预防-应急”闭环体系,建议每学年联合消防、公安部门开展1次综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