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21.61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3.1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1-

小学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用水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学校师生的生活用水。

2.为确保学校饮水安全,采购符合学生饮用水标准,有QS标识的天然桶装水。

3.学校后勤人员要经常对学校的供水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确保管道畅通。管水人员要不定期地对师生生活用水和桶装饮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若发现自来水被污染,桶装水过期、污染等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关闭水源,及时通知用水部门对存水进行封存、销毁,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若遇管道阻塞,水笼头破损,水管破裂等情况,学校后勤人员要及时维修,排除故障,保证正常用水。若发生紧急情况,不能急时排除故障,造成停水等情况,要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寻找安全可靠的水源,保证用水安全。

5.未经学校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改接供水管道。

6.用水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后勤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随时巡查,及时发现问题,杜绝用水安全事故,确保学校用水安全。

用电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的安全用电管理由学校总务处负责,定期检查学校线路,经常与供电部门联系,确保电路畅通。

二、学校安装电器、改变线路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禁止非电管人员摆弄电插座和日光灯等用电设施,避免因操作失误、技术不熟练造成火灾、触电事故。禁止私拉乱接线路,私增电插座和灯头。

三、学校电工要不定时的检查容易出问题的开关、接头等,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四、学校电工要自觉遵守用电安全制度,不得违章作业,对每条线路的运行情况要随时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不符合要求的线路和设备,要彻底整改,确保用电安全。

五、各班级、处室负责人,要对本班级、处室的用电设施加强管理,做到人走灯关。凡是使用电器设备的部门要在离校时切断电源(如计算机、饮水机、复印机、印刷机、空调器、抽油烟机等)。

六、在校内师生不得私自使用电热壶、“热得快”、电炊具,避免出现总控开关跳闸、电线线路短路引起火等事故。

七、配电室的管理要按照国家电力部门的规范进行,室内物品放置有序,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留置室内,非电管人员禁止入内。

八、总务处要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对校内线路和电器设备勤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杜绝事故隐患。

用气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使用天然气必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2.使用天然气必须安装排放废气的烟道,废气必须排放在大气中。

3.使用带有自动熄火保护装置的安全性灶具。

4.若发现天然气泄漏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关闭气源,通知燃气公司进行处理,不得自行拆修。

5.连接灶具的胶管要使用燃气专用胶管,经常检查,定期调换。

6.严禁使用明火检查天然气泄漏情况。

7.新装、改装天然气线路必须报燃气公司处理,任何人不得私自改装、新装、拆装天然气管道。

小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为了学生健康,广泛对全体师生进行卫生知识、卫生习惯的规范教育,提高全体学生身体素质,特制订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用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

2.学校卫生室和各班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根据季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3.广泛开展形式灵活的健康教育,加强常见病、传染病、性病及艾滋病的预防与了解。

4.加强学生食品卫生的管理,教育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掌握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5.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注意用脑卫生,合理安排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6.学校和各班要切实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使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学生人人讲卫生。

7.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两操,每个科任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坐、立、读、写的姿势及眼保健操的穴位。

8.建立预防疾病应急制度。发现学生有病及时让学生到卫生室就医,若发现重大疾病或传染病应在十分钟内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卫生室根据病人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9.每周对学校内食堂、商店等提供的食品、生活用品等进行检查。

10.应劝告患病学生及时治疗,并在家休息,禁止患有发热等传染病的学生带病来校学习。

学校来客来访登记制度

1.上课期间我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上课期间,封闭校门,学校实行校外人员来访登记制度,严防不法分子混入学校破坏、捣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准随便出校,如有事需出校门,必须携带由班主任批准的《学生外出证明》、并有该生家长到校来接,经门卫值班人员审查无误后,方可外出。

2.校外人员来访,无论因公或因私到校都要出示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工作证等)、经被访人员同意后、如实填写《来客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