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超高是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当RRbmin时设超高)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其值大小可用横向力系数μ表示;一、弯道超高及其作用作用:为了让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能获的一个向圆心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克服离心力,减小横向力。全超高:在圆曲线上从起点至终点超高横坡度应是一个不变的定值,此定值即为全超高。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化的超高。第五节道路平曲线超高第2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减小横向力的方法:增大曲线半径:有时是困难的降低车速:设计中不推荐增大向内侧倾斜的横坡——设置超高横坡:(成本低、效果好)设置超高后:第3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超高横坡度的计算1.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超高横坡度ih应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ihmax公路最大超高值最小超高:ihmin等于路面拱度ig。2.超高横坡度计算公式(V取设计车速,μ取路面摩阻系数)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一般地区10%8%积雪、严寒地区6%第4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不设超高最小半径超高横坡度计算图式
曲线半径越小,超高横坡越大第5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6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7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公路与深路堑。绕路面中心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高路堤与标高受限等特殊设计时采用。三、超高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第8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4.5m)的公路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第9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四、超高缓和段长度p—超高渐变率附加纵坡:Lcih超高缓和段:从直线上的双向横坡渐变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全超高)所需的过渡段长度,叫超高缓和段。即旋转轴与行车道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第10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绕路面中线旋转:四、超高缓和段长度附加纵坡:第11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规范》推荐公式: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m);B′——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B′=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B′=B/2:绕路中线旋转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Δi=ih: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Δi=ih+i1:绕路中线旋转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第12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3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绕边线时:绕中线时:多车道公路的超高缓和段长度,视车道数按上式计算之值乘以下列系数:从旋转轴到行车带边缘的距离系数2车道1.53车道2.0第14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lc时应注意:1)一般取lc=lh,取5的整数倍;2)若lc>lh,应修改平面线形,时lh>lc;3)若lc<lh,但只要超高渐变率P≧1/330,仍取lc=lh,否则,超高过度可设在缓和曲线某一区段内,全超高断面宜设在缓圆点或圆缓点处;4)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在曲线段内设有超高,则应设超高过渡段,其长度仍由前式计算。第15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ZHHY1.超高形成过程:(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五、横断面上超高值的计算提肩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第16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ZHHY提肩双坡阶段全超高阶段旋转阶段1.超高形成过程:(1)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2)绕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