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小学课题研究制度
为了认真、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特制定我校课题研究制度。
1.课题组应在学校领导下,由课题组或各子课题组负责人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端正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各种教科研活动中,促进课题研究目标的全面落实。
2.课题组、子课题组和课题组成员在开学初应制订详尽的工作活动计划,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有探讨性;学期末进行总结。
3.广泛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结对帮扶,共同进步,专题讲座,教学咨询,教学指导、听课、评课、说课等一系列的活动,一学期活动应达到10次以上。
4.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优秀教师献课、案例交流评选、教学随笔评选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载体。
5.全体教师要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实验课题面临的问题大胆探索研究。每人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上好一堂课题研讨课,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
6.课题组、子课题组和个人的学习、研究活动均应有记录。
7.课题组及子课题组要加强过程管理,做好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建立课题组档案。要求及时将课题组各个成员的材料整理分类归档。
8.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观摩课,通过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深入课题研究。同时,向本校汇报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9.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10.每学期,通过对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综合考核,结合学校的考核制度,视情况予以奖励。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和职责
为确保食品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和职责。
管理员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二、管理员按相关规定,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三、管理员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学习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四、管理员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五、管理员协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
中心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为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
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组每学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
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班主任。
7、不能出现在课堂上体罚学生现象。
六、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迅速通知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
2、及时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拨打120急救,并且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
5、体育教师事后及时写出现场情况书面报告,并上交学校。
七、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学生在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善后处理。
小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安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
二、学校安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