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闲散(sàn)匀称(chèn)
B.挣脱(zhēng)不禁(jīn)
C.模样(mú)缝补(féng)
答案:C
解析:A项“闲散”的“散”应读“sǎn”;B项“挣脱”的“挣”应读“zhèng”。只有C项读音全部正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吹拂资势掠过
B.娇傲懦弱欣赏
C.谦虚代价池塘
答案:C
解析:A项“资势”应为“姿势”;B项“娇傲”应为“骄傲”。C项没有错别字。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B.“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C.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答案:C
解析:A项“狐狸说道”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B项“陶罐子”后面的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C项标点使用正确。
4.下列词语与“寻找”一词的构成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明亮
B.教诲
C.灾难
答案:B
解析:“寻找”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教诲”也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A项“明亮”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字组成,C项“灾难”是由两个意思相关的字组成,与“寻找”构成方式不同的是A、C项。
5.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答案:C
解析:A项描写的是夏天荷花盛开的景色;B项描写的是秋天枫叶红了的景色;C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描绘了春天里草长莺飞、杨柳依依的画面。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B.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C.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答案:无正确选项(原句修改后: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
解析:A项“断定”和“可能”矛盾,应删去“可能”;B项“穿着”和“一顶蓝色的帽子”搭配不当,应在“一顶蓝色的帽子”前加上“戴着”;C项“过去的”和“往事”语义重复,可删去“过去的”。修改后的句子才正确,原选项无符合要求的。
7.下列词语中,与“翩翩起舞”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A.津津有味
B.无忧无虑
C.无边无际
答案:A
解析:“翩翩起舞”是AABC式的词语。“津津有味”也是AABC式,“无忧无虑”是ABAC式,“无边无际”是ABAC式。所以与“翩翩起舞”结构相同的是A项。
8.下列人物中,不是我国古代诗人的是()
A.李白
B.法布尔
C.杜甫
答案:B
解析: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法布尔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不是我国古代诗人。
9.下列句子中,“新鲜”一词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花园里的空气真新鲜。
B.超市里的水果很新鲜。
C.这件事真新鲜,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答案:C
解析:A、B项中“新鲜”指的是清新、没有变质;C项中“新鲜”指的是稀罕、新奇。所以意思不同的是C项。
10.下列故事中,不是出自《伊索寓言》的是()
A.《守株待兔》
B.《狼和小羊》
C.《狐狸和葡萄》
答案:A
解析:《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都出自《伊索寓言》。《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描写人物外貌的有()
A.眉清目秀
B.白发苍苍
C.亭亭玉立
D.容光焕发
答案:ABCD
解析:“眉清目秀”形容人的容貌清秀不俗气;“白发苍苍”描写头发变白的样子;“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容光焕发”形容身体好,精神饱满,这些都与人物外貌有关。
2.下列词语中,与“连忙”意思相近的有()
A.急忙
B.赶忙
C.马上
D.赶快
答案:ABCD
解析:“连忙”表示赶紧、急忙。“急忙”“赶忙”“马上”“赶快”都有表示迅速行动,不拖延的意思,与“连忙”意思相近。
3.下列诗句中,表达思乡之情的有()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答案:ABD
解析:A项通过在异乡过节思念亲人体现思乡;B项看到明月思念故乡;D项通过今夜白露和故乡明月表达思乡。C项表达的是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不是思乡之情。
4.下列词语中,含有一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