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18.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3.8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1

小学心理辅导室管理制度

1.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12:00--13:00;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开放率、使用率。

2.心理信箱每天打开一次,咨询信件保证第二天及时回复,同时做好存档。

3.心理辅导室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让来访学生放松心态,以免影响心理辅导的效果。

4.学校心理辅导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并经过专门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

5.辅导人员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细致和认真,按时到岗接受学生或家长来访,做好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6.本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认真耐心听取学生倾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7.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在团体辅导中,关于团体成员的自我揭露,辅导员必须事先设定守密原则。

8.辅导过程中,如发现对来访者难以适应时,应本着负责的态度向来访者介绍其他辅导师。

9.对于疑难病例,难以诊断时,应迅速提交上级辅导师或辅导顾问,申请会诊;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必要时可通知校领导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10.辅导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经常接受上级辅导师的指导和辅导,不断提高自身的辅导水平,并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

学校食堂烹调加工餐饮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餐饮服务烹调加工管理,保障公众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二、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油炸食品时避免温度过高、时间过长;随时清除煎炸油中漂浮的食物碎屑和底部残渣,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

三、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四、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凉透后及时冷藏,并标注加工时间等。

五、隔餐隔夜熟制品、外购熟食品必须在食用前充分加热煮透。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加工后再次销售。

六、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各种工具、容器标识明显,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加工后的直接入口食品要盛放在消毒后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七、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干净。不用抹布擦拭已消毒的碗碟,滴在碟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擦净。按规定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理抽油烟机罩。

八、工作结束后,调料品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第二实验小学学生管理制度

1、学生因故不能到校、参加活动或离校,需办理请假手续。

2、学生请病假,需持有医院证明、校医或家长签字的请假条或家长为学生请假;学生请事假要严格控制,必须由家长亲自为学生请假,严禁捎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请假者,要补假。

3、学生请假批准权限。学生请假1--3天,由班主任批准(签字);请假3--7天以内,班主任报教导处审批(签字);学生请假在7天以上,由班主任、教导处审查(签字)后,报校长审批(签字)。请假3个月及其以上者报教务处备案(连同有关证明材料)。

4、因病长期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体育等有关活动者,凭校医出具的准假条或证明向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请假。持有校外医生证明者,必须首先到学校医务室请假。准假后,将准假条交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查验准许后方可。

5、学生请假期满返校后,要及时到班主任和教导处办理销假手续;若期满仍不能到校者,应及时办理续假手续,否则均按旷课论处。

6、学生请假条由班级留存,学生准假条交教导处留存。

7、学生请假签准后,在考勤上不扣分。

小学作业总量统筹及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落实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构建教学工作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作业监督评价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全面负责学校作业量及作业质量的监督与评价工作,定期检查各年级作业公示情况、作业总量情况,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作业布置原则

1.尊重学生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要恰当,要紧扣教材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