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7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文件大小:22.38 MB
总页数:4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1.13千字
文档摘要

;;;中外历史纲要;;;;;2、发展历程:;3、标准(特点):;5、评价;5、评价;;;①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选一31)

②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选一31)

③唐朝御史出都巡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选一31);;;;;时期;;;使职差遣制的形成:安史之乱前,唐代就出现了许多临时派遣某些官员去执行各种使命的现象,称为差遣。差遣官一般由君主或宰相直接任命,可以绕开由吏部或中书门下铨选授职的一套繁琐程序,完成某些紧急复杂的使命,部分克服僵化官僚机构的低效率。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差遣官逐渐由临时性质向固定化转变。固定的差遣官通常都带使职,称为某某使,如节度使、盐铁使、采访使等,而其原来担任的职事官仅表示该官员受差遣时的身份地位而已。安史之乱后,使职差遣制的形成,使唐代前期建立的中央行政机构的职权逐渐破坏,产生了新的权力系统。;;;;①改变了混乱的赋税,减轻了农民负担,保障了政府税收;

②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也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朝代;隋朝;领域;法律;【图现历史】秦汉至隋唐的法律教化简表;;;;;2、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

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1)中央官制的变化。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从而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三公九卿制,中央机构更加成熟完善,为后世朝代所沿用。

(2)选官制度的变化。科举制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的参政,扩大了封建政权的基础,极大地改变了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的局面。

(3)土地制度的变化。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均田制崩溃,土地兼并严重,地主庄园经济发展。

(4)赋税制度的变??。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一变化,不仅是唐代赋税制度的改革,也是从汉代以来征税由重人口、轻田产转变为轻人口、重田产的分水岭。

(5)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的变化。中央政府的政策比较开明和开放。东北边疆地区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疆域变得空前辽阔,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6)文化上的变化。佛教中国化。社会风气由于受少数民族和外国生活习俗的影响,变得多姿多彩、比较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