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习目标:了解劳动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目录第一章农业工具的变化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劳作方式的发展习题检测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农业工具的变化第一章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学习聚焦: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不同文明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一)耕作工具(种类繁多):?
(2)青铜时代(金石并用时代)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现了铜,并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世界: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中国: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但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代表权力和秩序。)
?【拓展】灌钢法灌钢法就是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让先熔化的生铁液灌入疏松的熟铁的空隙中,使熟铁增加碳份变成钢材,生铁减少碳份变成钢材,同时使铁和渣分离的方法。
石器时代特点制作青铜时代铁器时代1.材质2.发展历程质地坚硬耐用;工序较多,需要专人完成旧石器时代: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在打制的基础上增加磨制。世界:最早出现西亚、北非地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有小件青铜器,青铜农具数量有限。世界: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后来该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城中亚、北非和欧洲。中国: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②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灌钢法制作的农具。(一)耕作工具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知识拓展—梳理中国古代铁犁牛耕的发展变化(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2)汉朝: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唐朝: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耕技术的成熟。一牛一人曲辕犁二牛三人直辕犁二牛一人直辕犁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铁农具使用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材料一铁犁牛耕技术使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以鲁国为代表的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征税,促使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在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国诸侯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材料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文化概论》(1)经济:①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奴隶制经济到封建小农经济。(2)政治:①各国变法,诸侯争霸;②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中央集权逐步确立。(3)思想:出现百家争鸣。(4)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二)灌溉工具1.变化(1)原始社会末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2)古埃及: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3)中国:①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②翻车:东汉末出现、三国马钧改进③筒车:唐朝出现,借用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2.趋势:①动力从人力到自然力转变;②灌溉装置日益复杂,效率更高陶器翻车(马钧改进)桔槔筒车原始社会末期东汉末期、三国时期唐代宋代高转筒车陶水车
(三)畜牧业驯养工具1.捕捉、驯化工具:弓箭、网、马鞍等2.驯养条件:圈厩(jiù)、马槽等1489清乾隆木胎剔红八宝纹马鞍圈厩马槽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第二章
(一)纺织工具的进步3万年前新石器晚期汉朝元朝西方骨针(山顶洞人缝制兽皮)陶纺轮(纺线)纺车(纺纱)提花机(织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汉朝纺车纺纱场景汉代提花机陶纺轮纺织机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纺车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汉朝提花机模型2013年,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了四件蜀锦提花机模型。这四件提花机模型是随葬用品,其形制前所未有,堪称迄今为止世界最早的提花机模型。他们的出现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和科技史的空白,成为汉朝成都纺织业的重要见证。史料阅读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柕,揽床帷。动摇多容,俯仰生资。——王逸《机妇赋》◎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材料: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衣服的主要原材料,富贵者是丝,平民百姓则以麻、葛为主。至唐代,在广大内地,棉布还是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