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面向社会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文件大小:77.08 K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3.92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面向社会招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情况紧急的请示,应在标题上写明______。在提出请求事项后,常以“专此请示,恳请批复”作结语,以表明事情的紧迫性。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亟待回复”

B.“紧急情况”

C.“请示,急”

D.“紧急请示”

【答案】:D

【解析】为表明情况紧急,在请示的标题上应明确体现“紧急”以及“请示”这一核心事项。亟待回复只是表达了期望回复的急切性,并非标题应突出的关键信息;紧急情况没有明确是请示这一类型的公文;请示,急表述不规范且没有清晰传递出“紧急请示”的意思。而紧急请示既强调了情况的紧急,又明确了公文的类型,所以应填入紧急请示。

2、二十四史作为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其中第一部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答案】:A

【解析】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第一部是《史记》,它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因此正确答案对应内容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即《史记》。

3、“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这是李白在《横江词》中对()大潮的生动描绘,其语句气势磅礴,极具感染力,令人惊叹。

A.钱塘江

B.长江

C.黄河

D.珠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中诗句所描绘的自然景观。解题关键在于理解诗句含义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来判断所描绘的大潮所在位置。诗句“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中明确提到“浙江”,在古代“浙江”常指钱塘江。钱塘江大潮是世界著名大潮之一,每年八月十五前后,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气势磅礴,与诗句中“涛如连山喷雪来”所描绘的壮观景象相符。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其水流浩荡但并没有像诗句中描述的这种典型的大潮景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河水含沙量大,主要特点是水患、泥沙淤积等问题,并非以大潮闻名;珠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河流,虽然也有一些潮汐现象,但并不具有像诗句中那样震撼且闻名遐迩的大潮景观。所以诗句描绘的是钱塘江大潮。

4、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冠状病毒的原因是()。

A.病毒的头上戴了一顶皇冠

B.该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表面有很多突起,看上去像王冠一样

C.该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鸡冠形

D.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冠状病毒,是因为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表面有很多突起,看上去像王冠一样。病毒是微观的生物,并不存在所谓头上戴皇冠的情况;同时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并非呈鸡冠形。所以正确答案是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球形且表面有很多突起,看上去像王冠这一描述。

5、国家预算编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按照一定原则进行。下列不属于预算编制原则的是()。

A.综合平衡

B.量入为出

C.适度超前

D.经济节约

【答案】:C

【解析】国家预算编制原则对于合理安排财政资金、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综合平衡是预算编制的重要原则,它要求在编制预算时,要统筹考虑财政收支、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间的资金分配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财政的整体平衡和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量入为出也是基本原则之一,强调根据财政收入的规模来确定支出规模,确保财政收支平衡,避免出现财政赤字过大等风险,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经济节约原则体现了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追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而适度超前一般更多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布局等领域,强调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布局和发展以引领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但它并非国家预算编制的普遍原则。所以不属于预算编制原则的是适度超前。

6、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它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动、植物生长。其PH范围()。

A.小于5.

B.小于6

C.大于6

D.大于7.

【答案】:A

【解析】酸雨会破坏土壤结构与营养,危害动植物生长。正常雨水因含二氧化碳呈弱酸性,而酸雨酸性更强,其pH小于5才被称为酸雨,所以应选小于5的范围。

7、“蜻蜓点水”是一个成语,在现实情境中,蜻蜓点水的目的是()。

A.产卵

B.觅食

C.饮水

D.洗濯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