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
A.疑是地上霜B.处处闻啼鸟C.更上一层楼
2.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唐代()
A.李白B.苏轼C.杜甫
3.“少壮不努力”的下句是()
A.老大徒伤悲B.黄河入海流C.处处闻啼鸟
4.“欲穷千里目”的目的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B.不及汪伦送我情C.更上一层楼
5.诗句“春眠不觉晓”描写的是()
A.夏天B.春天C.秋天
6.下列哪首诗是王维所作()
A.《静夜思》B.《望庐山瀑布》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
8.“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句是()
A.一行白鹭上青天B.春风又绿江南岸C.不及汪伦送我情
9.“好雨知时节”的下句是()
A.当春乃发生B.处处闻啼鸟C.黄河入海流
10.“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原因是()
A.怕得鱼惊不应人B.遥知兄弟登高处C.不及汪伦送我情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属于李白作品的有()
A.《望庐山瀑布》B.《静夜思》C.《赠汪伦》
2.描写春天的诗句有()
A.草长莺飞二月天B.霜叶红于二月花C.春风又绿江南岸
3.以下诗人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有()
A.苏轼B.苏辙C.欧阳修
4.下列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有()
A.碧玉妆成一树高B.疑是银河落九天C.二月春风似剪刀
5.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有()
A.《静夜思》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泊船瓜洲》
6.下列是杜甫作品的有()
A.《春夜喜雨》B.《望岳》C.《登高》
7.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有()
A.停车坐爱枫林晚B.荷叶罗裙一色裁C.月落乌啼霜满天
8.属于边塞诗的有()
A.《凉州词》(王之涣)B.《从军行》(王昌龄)C.《出塞》(王昌龄)
9.下列诗歌中包含地名的有()
A.《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B.《望庐山瀑布》C.《枫桥夜泊》
10.下列诗句中含有数字的有()
A.飞流直下三千尺B.一片冰心在玉壶C.两个黄鹂鸣翠柳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登鹳雀楼》是王之涣的作品。()
2.“不及汪伦送我情”是说汪伦对李白的情谊比不上其他人。()
3.苏轼是南宋时期的诗人。()
4.“欲把西湖比西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5.《咏柳》描写的是柳树在秋天的样子。()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的是春雨。()
7.刘禹锡的《望洞庭》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
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9.“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赞颂的是竹子。()
10.《江雪》的作者是柳宗元。()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简要说出《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客居他乡,夜晚看到明月,触景生情,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2.简述《望庐山瀑布》中夸张手法的作用。
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瀑布磅礴气势,突出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3.说说《春夜喜雨》中“喜”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诗人盼雨时雨就来了,“好雨知时节”体现喜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雨滋润万物悄然无息,诗人为春雨对万物的滋养而喜。
4.概括《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主要内容。
答:此诗写重阳节,诗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通过“登高”“插茱萸”等习俗,突出自己孤身在外的孤独,表达对兄弟等亲人深深的思念。
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有人说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以“月”为例讨论这一观点。
答:诗歌中“月”常寄托情感。如《静夜思》中明月勾起思乡情,因为月的皎洁永恒,让人在异乡睹月思家。在很多诗词里,月都是游子、思妇情感依托,传递着思念、牵挂等复杂情感。
2.讨论诗歌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答:诗歌在现代社会能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审美。它以精炼语言传达深刻情感思想,让人感受美好。如一些哲理诗能给人启发;抒情诗可慰藉心灵。还能传承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3.如何引导青少年更好地欣赏古典诗歌?
答:可先培养兴趣,讲诗歌背后故事;再讲解诗词格律、意象等知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