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倾国倾城,她,坚韧自尊,本应艳绝后宫,却因画师的轻轻一笔,命运扭转,历史也因之打了个回旋。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厮杀与和解,竟然落在了一个柔弱女子的双肩上。;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风烟。
如何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其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人称“诗史”。
☆以古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有《杜工部集》。;《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学习目标】;【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谈谈你对本诗的理解。;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王昭君为何而怨呢?;【细读诗歌、把握主旨】;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困顿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后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永泰元年,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两年,;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品读诗歌、鉴赏手法】;【回顾总结、方法提升】;过陈琳墓(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①陈琳:汉末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归附曹操,操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②铜雀:铜雀台,在邺都,曹操所建。;1、作者:温庭筠,唐末诗人和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然恃才不羁,生活放浪,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因恃其有才无行得罪宰相令狐绹,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词,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1、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除了借古抒怀以外,《过陈琳墓》所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具体分析。;【回顾总结、方法提升】;1、作者:刘长卿,唐代著名诗人,以五言律诗擅长,曾自称为“五言长城”,刚而犯上,两度被贬。
2、相关历史人物: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政治失意,抑郁而终。;1、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岳鄂王墓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注释]
[1]岳鄂王墓:即岳飞墓,岳飞,宁宗时追封为鄂王。
[2]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危:高耸屹立的样子;
[3]南渡君臣: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杭州)。
[4]嗟何及:后悔叹息已来不及了。天下中分:指南宋与金南北对峙的局面。不支:无法支撑。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岳鄂王墓
赵子昂;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A、寓情于景。首二句写岳飞墓前的荒凉之景,暗寓作者伤痛之情。
B、运用对比手法。三、四句用对比手法写南宋君臣的倒行逆施及由此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