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推荐系统组中高
——实践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刘啸宇王继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选题背景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
能正在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各领域
的深度融合正在创生出全新的智能化生存环
境,在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同时,也在转变人
们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在日益丰
富,在这个以智能应用为驱动的时代,公民的
核心素养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中小学阶段
有必要开设以培养人工智能核心素养为目标的
人工智能课程。图1?实践导向的人工智能教学模型
那么,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应该是什么样
的呢?当前,中小学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大环过程,基于特定的真实问题,进行人工智能
部分是作为信息科技的相关课程开设,小部分相关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应用人工
学校会开设在数学或科学学科。因此,大部分智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方法论不仅
教师会照搬信息科技课程的实践经验进行教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和学生核
学。但是,绝大多数信息科技教师对人工智能心素养的发展。
相关内容的了解并不完善,在实际教学实施过本文以“宋词推荐系统”为主题,围绕“如
程中,主要以“人工智能概念科普”“人工智何为用户推荐内容”这个真实问题开展了实践
能应用体验”为主,部分“尝试训练机器学习导向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宋词作为一类学生熟
模型”等内容的课程也多以训练一个图像分类悉的文本类数据,便于学生理解,以此为背景
器为主,比如猫狗分类,不太注重培养学生在进行真实问题的探究将事半功倍。
真实情境下围绕系列任务链,应用人工智能解
?课程设计
决问题的相关素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结合人工智能的学科? 课程目标
特点,基于实践观的方法论,强调以解决真实以处理中文文本格式的数据为例,让学生
的问题为中心,我们提出了一套实践导向的人了解人工智能中数据的形态与重要性。通过对
工智能教学应用模型,如图1所示。即通过问“真实问题”抽丝剥茧,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
题分析、方案设计、实施验证和优化迭代的循问题灵活应用分词、特征提取等方法,为解决
2024.增刊/中国科技教育/9
组中高问题作准备;借助宋词文本,理解主题模型的? 课时安排
简单原理;借助推荐系统这类人工智能应用,本单元根据主题任务,共分为5个课时,
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的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课时安排见表1。其中,第1课时主要是明确
推荐算法,完成推荐系统背后的模型训练与推项目任务,探索解决方案;第2、3课时主要
理应用。在一系列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相关核心技术,比如文本的主
逐步强化学生应用机器学习模式解决真实问题题模型;第4课时将初步完成一个基于内容的
的能力。推荐系统;第5课时将回归到问题本身,讨论
? 课程内容第4课时系统的合理性,并继续探索更多的算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