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于哪一年创作的散文集?
A.1920年B.1926年C.1930年D.1936年
答案:B
2.《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鲁迅买到的珍贵书籍是?
A.《山海经》B.《二十四孝图》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五猖会》
答案:A
3.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哪些封建孝道?
答案:D
4.《五猖会》中,父亲要求鲁迅在去看五猖会之前做什么?
A.背诵课文B.练习书法C.背诵《鉴略》D.练习武术
答案:C
5.《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平等待人?
答案:D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有10篇散文。
答案:√
2.《狗·猫·鼠》中,鲁迅提到猫是老鼠的天敌,因此他喜欢猫。
答案:×
3.《父亲的病》中,鲁迅的父亲是被江湖庸医耽误致死的。
答案:√
4.《范爱农》中,范爱农因无法适应黑暗社会而选择自杀。
答案:√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描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生活。
答案:×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朝花夕拾》的作者是______,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答案:鲁迅
2.《朝花夕拾》的前七篇主要回忆了鲁迅在______的家庭和私塾生活。
答案:绍兴
3.《无常》中,鲁迅通过描写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答案:无常救人反遭毒打
4.《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劳动妇女。
答案:质朴善良、愚昧迷信
5.《琐记》中,鲁迅回忆了儿时与______相处的情景。
答案:衍太太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1.简述《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
答案:以鲁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描写了他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的生活片段,抒发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同时批判封建旧文化。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象征着什么?
答案:百草园象征自由、童趣,三味书屋象征束缚、封建教育。
3.鲁迅在《狗·猫·鼠》中为什么要讽刺“猫”?
答案:因为猫的行为狡猾、残忍,象征生活中类似的人。
4.《父亲的病》揭示了哪些社会问题?
答案:揭示了庸医误人、封建迷信等社会问题。
5.简述藤野先生在《藤野先生》中的形象特点。
答案: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关心弱国子民。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1.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请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批判意义。
答案:鲁迅通过描写“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封建孝道对儿童的残酷压迫,批判了其虚伪性。
2.在《五猖会》中,父亲要求鲁迅背诵《鉴略》,这一情节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反映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3.结合《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情感态度。
答案:鲁迅赞美劳动人民的质朴善良,同时批判他们身上的愚昧迷信。
4.《朝花夕拾》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
答案:夹叙夹议、语言生动、情感真挚。
5.请简述《朝花夕拾》的主题思想。
答案:批判封建旧文化,表达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展现鲁迅的反封建精神。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结合《朝花夕拾》中的情节,分析鲁迅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答案:鲁迅通过描写私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批判了封建教育的落后和僵化。
2.分析《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的形象,以及鲁迅对她的情感变化。
答案:阿长是一个质朴善良但愚昧迷信的劳动妇女,鲁迅从最初的排斥到后来的感激和怀念,展现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根据《朝花夕拾》的内容,设计一个关于“封建孝道批判”的主题班会。
答案:主题班会分为三部分:1)介绍《二十四孝图》的内容;2)讨论封建孝道的危害;3)引导学生反思现代家庭关系。
2.请根据《朝花夕拾》中的情节,为鲁迅写一封感谢信。
答案:信件内容应表达对鲁迅通过作品揭示社会问题的感激,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
1.请根据《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设计一个以“童年自由与教育束缚”为主题的课堂活动。
答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比,分析童年自由与教育束缚的矛盾,每组设计一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