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知音题目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到“操千曲而后晓声”的下一句是()
A.观千剑而后识器B.文情难鉴C.披文以入情
答案:A
2.下列哪项不是《知音》篇提到的鉴赏困难原因()
A.贵古贱今B.文人相轻C.博观约取
答案:C
3.《知音》篇主张的正确鉴赏方法核心是()
A.六观B.神思C.定势
答案:A
4.“音实难知,知实难逢”出自《文心雕龙》的()
A.《原道》B.《知音》C.《时序》
答案:B
5.《知音》中提到“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体现的是()
A.崇己抑人B.爱奇反经C.信伪迷真
答案:A
6.刘勰认为要做到知音需“务先博观”,其中“博观”主要指()
A.广泛阅读作品B.观察自然C.结交文人
答案:A
7.《知音》中“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强调鉴赏时要()
A.客观公正B.随心所欲C.重情轻理
答案:A
8.“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与《知音》篇什么观点相关()
A.披文入情B.知多偏好C.深识鉴奥
答案:A
9.以下哪种做法不符合《知音》中正确鉴赏理念()
A.凭个人喜好评价B.全面考察作品C.提高自身素养
答案:A
10.《知音》篇旨在强调文学鉴赏中()的重要性
A.知音B.文采C.立意
答案:A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文心雕龙·知音》提到的鉴赏偏差有()
A.贵古贱今B.崇己抑人C.信伪迷真D.爱奇反经
答案:ABCD
2.下列属于《知音》篇所讲“六观”内容的有()
A.位体B.置辞C.通变D.奇正
答案:ABCD
3.刘勰认为做到“知音”需要()
A.博观B.无私C.提高自身修养D.了解创作过程
答案:ABCD
4.《知音》中指出影响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因素有()
A.个人喜好B.时代差异C.知识局限D.作品风格
答案:ABC
5.下列关于《知音》篇说法正确的是()
A.探讨文学鉴赏问题B.强调读者与作者共鸣
C.提出正确鉴赏方法D.认为知音易寻
答案:ABC
6.《知音》中涉及到的文学鉴赏的要点有()
A.披文入情B.深识鉴奥C.知多偏好D.无私于轻重
答案:ABCD
7.为了达到知音,读者应该()
A.突破个人局限B.掌握一定文学知识
C.多与作者交流D.以公正态度鉴赏
答案:ABD
8.以下哪些体现了《知音》中关于知音难遇观点()
A.音实难知,知实难逢B.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C.操千曲而后晓声D.观千剑而后识器
答案:AB
9.《知音》篇认为文学鉴赏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A.思想内容B.艺术形式C.作者背景D.时代特点
答案:AB
10.下列属于《知音》篇文学鉴赏意义的有()
A.促进文学创作发展B.提高读者审美水平
C.传承文学经典D.规范文学批评标准
答案:ABCD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文心雕龙·知音》主要论述文学创作技巧。(×)
2.“六观”是《知音》篇提出的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
3.刘勰认为知音很容易遇到。(×)
4.“知多偏好,人莫圆该”说明人在鉴赏时往往有个人偏好。(√)
5.《知音》篇主张鉴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只看形式。(×)
6.“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是做到知音的重要态度。(√)
7.按照《知音》观点,读者无需了解创作过程也能做到知音。(×)
8.《知音》中提到的鉴赏偏差都是由于读者知识不足导致的。(×)
9.“披文以入情”强调通过文辞体会作品情感。(√)
10.《知音》篇对现代文学鉴赏没有借鉴意义。(×)
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知音》篇中“六观”的具体内容及作用。
答案:“六观”指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宫商。作用是为读者提供全面鉴赏文学作品的角度,从体裁安排、语言运用等多方面考量,助于深入理解作品,做到正确鉴赏。
2.说说《知音》篇提到的知音难遇的原因。
答案:原因有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爱奇反经等鉴赏偏差,以及文学作品本身“音实难知”,读者个人喜好、知识局限等影响,导致知音难逢。
3.如何理解《知音》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知音的关系?
答案:强调广泛实践和积累的重要性。只有多接触作品,才能提高鉴赏能力,具备辨别优劣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