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年周口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文件大小:65.35 KB
总页数:4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2.87万字
文档摘要

2023年周口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来达成。

A.国家计划

B.竞争机制

C.价格机制

D.市场机制

【答案】:D

【解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变化,调节生产和流通,引导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计划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虽然也会对资源配置起到一定引导和调控作用,但不是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优胜劣汰推动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但单独的竞争机制不能涵盖资源配置的全过程。价格机制也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价格的涨落来调节供求关系,引导资源的流向,但同样不能代表整个资源配置方式。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2、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这句话包含的道理是()。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对立的关系

C.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D.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答案】:D

【解析】“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意思是物品因稀少而显得珍贵,因数量多而价格低贱,体现的是物品价格与供求之间的关联。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强调的是使用价值对于价值的基础性作用,与物品因稀缺或充足导致贵贱的现象不相关。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关系,题干重点并非阐述两者对立的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受供求关系影响。而供求关系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符合“物以稀为贵,以多为贱”所表达的道理。所以该俗语体现的是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3、市政府将省政府文件以通知形式转发至县政府,这种形式叫()。

A.转发

B.印发

C.批转

D.批复

【答案】:A

【解析】市政府把省政府文件以通知的形式发至县政府,这属于转发。转发是指将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如通知、意见等,以通知的形式发送给下级机关。印发主要是机关单位对本单位公文的办理形式,通常是印发本机关拟制的公文。批转一般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公文的处理,对下级机关的公文批示后转发给其他下级机关。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所以这里应是转发。

4、关于我国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法律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四类

B.中共中央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危害程度决定增减或者调整各类传染病病种

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类传染病

D.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答案】:D

【解析】我国法律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类,而非四类,所以此说法错误。传染病病种的增减或者调整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非中共中央,该表述错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按照乙类传染病管理,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并非属于甲类传染病,此说法有误。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该内容正确。

5、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规定的依据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

B.人能根据规律作用的条件改造规律

C.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规律的相关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其是否能作为教育部下发通知这一规定的哲学依据。首先来看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利用规律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一定就能利用规律,利用规律还需要遵循客观条件和规律本身等诸多因素。因此,不能仅仅因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然能利用规律,该内容并非教育部下发通知的依据。再看规律的可改造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改造规律。所以,人能根据规律作用的条件改造规律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接着分析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是因为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体现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