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文件大小:67.62 K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3.08万字
文档摘要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法律规定,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制止该不法侵害的行为,若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则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甲觉得乙一直想害自己,为了保护自己,甲将乙打成重伤

B.甲看到乙在对丙实施抢劫,甲上去制止,造成乙死亡

C.甲乙因琐事发生互殴,甲先动手,乙反抗时将甲打伤

D.甲对乙实施抢劫,一个月后,乙报复甲将甲打伤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正当防卫的定义关键在于“对正在进行的不法行为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不负刑事责任”。对于描述“觉得乙一直想害自己,为了保护自己将其打成重伤”,这并非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只是主观臆想可能的侵害而采取行动,不符合正当防卫的定义。对于描述“看到乙在对丙实施抢劫,上去制止并造成乙死亡”,此情形是针对正在发生的抢劫这一不法侵害行为进行制止,符合正当防卫的要件。对于描述“甲乙因琐事发生互殴,一方先动手,另一方反抗时将对方打伤”,互殴行为中双方都存在不法侵害意图,并非一方单纯制止另一方的不法侵害,因此不属于正当防卫。对于描述“甲对乙实施抢劫,一个月后乙报复甲将甲打伤”,这里乙的行为是在不法侵害结束后的报复行为,不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不构成正当防卫。综上,属于正当防卫的是看到乙在对丙实施抢劫上去制止并造成乙死亡的情形。

2、下列关于江西省名山论述错误的是()。

A.庐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B.武功山有“天下第一仙山,世上无双福地”的美称

C.明月山温汤镇获评“世界温泉健康名镇”

D.石钟山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

【答案】:B

【解析】本题可对各选项所涉及的名山论述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此论述是正确的。明月山温汤镇拥有罕见的低矿化度、低钠、富硒、偏硅酸型淡温泉,其温泉具有独特的保健养生功效,获评“世界温泉健康名镇”,该论述无误。石钟山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此说法也是正确的。而“天下第一仙山,世上无双福地”指的是三清山,并非武功山。所以关于武功山论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

3、根据《刑法》关于量刑的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D.累犯不适用缓刑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依据《刑法》中关于量刑的相关规定,对各说法进行逐一分析判断。首先,依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所以,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其次,《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由此可知,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非“应当”,所以“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再次,《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所以,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这一说法是正确的。最后,《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所以,累犯不适用缓刑这一说法是正确的。综上,答案是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表述不正确。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土地制度中农业用地的三权分置()。

A.所有权

B.买卖权

C.经营权

D.承包权

【答案】:B

【解析】土地制度中农业用地的三权分立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集体所有权是指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农户承包权是指农户依法取得的对农村土地的承包权益。土地经营权是指在承包权基础上,通过流转等方式获得的对土地进行经营的权利。而买卖权并不属于农业用地三权分立的范畴,农村土地一般不能买卖,其流转也是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权的流转。所以不是土地制度中农业用地三权分立的是买卖权。

5、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和货币政策。此句话已经符合改写要求,无需进一步改写。

A.税收政策

B.土地政策

C.产业政策

D.财政政策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