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年梅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文件大小:67.77 K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3.08万字
文档摘要

2023年梅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下列成语与他有关的是()。

A.千古诗才

B.幽而发愤

C.司马青衫

D.入木三分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与书法家王羲之相关的成语。“千古诗才”通常是用来形容具有卓越诗歌才华的人,与王羲之的书法领域并无关联。“幽而发愤”一般和遭受困境却奋发创作的事迹相关,并非和王羲之的事迹有直接联系。“司马青衫”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绘的是白居易听到琵琶女弹奏后伤感落泪,浸湿青衫的情景,和王羲之没有关系。“入木三分”这一成语源自传说,讲的是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与王羲之密切相关。综上,正确答案是与王羲之有关的“入木三分”。

2、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近期我国多个省市出台二次限购令,规定在一定时间内限制本市居民家庭购房套数,这是政府选用()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A.法律

B.经济

C.行政

D.计划

【答案】:C

【解析】宏观调控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宏观调控手段主要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计划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已不是主要的调控手段,且计划手段更多强调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安排。本题中,政府出台二次限购令,限制定居居民家庭购房套数,这是依靠行政机构,运用强制性的规定对房市进行调控,属于行政手段。

3、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心环节的是()。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沟通

D.政策评估

【答案】:B

【解析】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多个阶段。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的起始环节,它确定了政策目标和行动方案,但它只是前期的规划阶段。政策沟通主要是在政策过程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保证政策相关信息能够在不同主体之间有效流通,并不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和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检查和评价,用于判断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政策过程的后期环节。而政策执行是将政策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和措施,把政策目标转化为实际成果。它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因为只有通过有效的执行,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它也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将制定好的政策贯彻落实,所以政策执行符合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心环节这一描述。

4、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归来,停靠三亚码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这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万米级深渊科考,其圆满成功,表明了万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这体现了哪个哲学原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答案】:C

【解析】“探索一号”科考船经历无数次失败,但最终万米级深渊科考圆满成功,说明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其中,到()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A.2025

B.2035

C.2050

D.2065

【答案】:C

【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分阶段推进的。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所以题干中所描述的目标时间是2050年。

6、下列体现运动和静止关系的诗句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关系的理解,关键在于分析每个诗句所体现的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