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主讲:小米
什么是中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的伟大理论创造,同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它以全新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
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掌握对应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深刻洞察国际形势变化和世界发
展趋势、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
的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党和国家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
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
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跨世纪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
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向21世纪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
们党继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结果,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跨世纪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
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
阶段的新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
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
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
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单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
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