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食品试尝留样管理制度.docx
文件大小:19.58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4.52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NUMPAGES1

小学食品试尝留样管理制度

一、每餐坚持饭菜留样,并在留样容器盒上标明菜名、日期、时间等。

二、饭菜留样应留足数量(不少于100克),储存于专用冰箱,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

三、每天坚持饭菜试尝,由管理人员指定专人分别进行试尝,并按《食品留样试尝情况登记表》进行逐项登记。

四、饭菜留样必须坚持48小时。

五、学校分管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并按食堂当天菜谱记载情况,逐一对照检查,若发现食堂没有坚持饭菜试尝留样,应按学校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和食堂卫生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小学电动车充电管理制度

1、充电区内严禁吸烟,不准将易燃易爆物品等带入。

2、车主应选购、使用合格的电动车、充电器和电池,不违规改装电动车,不使用不合格或过期电池和充电器。

3、电动车充电时,车主要注意对充电器、插座、插头、线路进行检查,充电区只限电动车充电。不得私自更改线路、插座和开关,严禁一座多充,外接排插现象;

4、充电过程中尽可能将充电器放置远离车体以外的地方,严禁放在车体内、坐垫上、脚踏板及悬挂车身上,充电器上严禁覆盖物品,停放规范,不影响其他车辆进出,车辆与车辆之间要尽量拉开安全距离。

5、按照学校管理规定,需要充电的车辆必须按规定时间进出,由保安统一巡查管理,统一上锁和开锁,各位充电教职工要给予配合,认真执行,不得私自打开充电区。

6、车主在充电时必须爱护学校财产,严格遵守充电操作规程,如发现供电设施故障或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总务处、安保办。

7、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挪动充电区配备的专用消防器材。

8、车主在充电时必须自行锁好车辆,并将贵重物品带走,否则后果自负。

9、不需要充电的电动车不得停放到充电区内。

小学作业量管理制度

一、作业的设计与布置

1、作业的设计要依纲扣本,目的明确,选题精当,要适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重复无效的作业。

2、作业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分层设计,采用”AB”型作业设计法,A为普通题型的必做题,一般学生经历努力能够完成。B为培优题型,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有能力的可以做,切忌一刀切。

3、正式作业的布置要适度。语数英书面作业,平均每天或每节一次,作文每两周一次,语数英书面作业时间,低年级以20分钟左右为宜,中年级不超过30分钟,高年级不超过40分钟。其它科目作业要求当堂作成。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4、家庭作业的布置要灵活有度。低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中年级有家庭书面作业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高年级的家庭书面作业时间不能超过50分钟。家庭作业的类型也要多样,除了书面外,鼓励老师多布置一些实践型的家庭作业。

5、学生书面作业要求:独立完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美观整洁,内容正确,作业本保管完好。

二、作业批改

1.老师要及时地批改学生的在校作业,当天作业当天批改;家庭作业,要在第二天早上科任亲自检查完成,学生《优化设计》可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并要求教师全收全改。

2.语数英书面作业每天或每课批改一次,作文每两周批改一次,要求教师全收全改,周记每两批改一次,要求教师每次精批全班人数的2/3,其它作业每节批改一次。

3.作业批改形式多样化,提倡面批面改,及时纠正并辅导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4.批改符号要规范化,标号如对号、错号、直线、波浪线、问号等,低年级可以使用红花、小旗、水果等学生有兴趣的符号。

5.老师要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典型问题,共性问题,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等都要有记录,以便及时反馈。

三、作业的督查

1.学校教导处对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数量和质量采取每月检查一次,每期定期抽查一次,并评出A.B.C三个等次,并依照学校教师工作考核细则评定。

2.定期举行学生各科作业展览,并进行表彰奖励。激励老师认真批改作业,学生书写更加规范化。

作业管理要全面落实“精选、精练、精讲、精评”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批必纠”的二十四方针。

第一实验小学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确保课堂教学安全,全体教师人人有责。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责任,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参与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课堂教学安全管理,以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堂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一)室内课堂教学

1.任课教师要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关心爱护学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2.落实“减负”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生的作业量、作业时间符合上级有关规定。

3.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