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2年月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化肥产品的不断创新,推动建立了现代化肥工业丰富的产品体系,其在提高
肥料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环境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行业内
没有相关标准的约束导致新型肥料市场在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同时也伴随着产品
名称混乱、夸大宣传等误导消费者的乱象。为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
障新型肥料产业健康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向中国磷
复肥工业协会提出《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立项申请。根据标委会办公
室收到的相关单位的标准起草申请,最终确定有9家单位参与编写任务。
1.2主要工作过程
1立项申请:2021年6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
所向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标委会提出《新型肥料命名与分类管理规范》的立项申
请。
2标准立项:2021年9月9日,标委会办公室发出同意立项通知。
3成立编写组:2021年9月10日-9月20日,标委会办公室和中国农业科
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及参编单位沟通,确定了标准编写工作组。
4启动会:2021年11月12日,受疫情影响,协会标委会通过视频方式召
开项目启动会议,明确编写组长为袁亮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
划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汇报了标准框架内容解读、前期工作和下一步计划。
5标准编制:2021年12月-2022年4月,撰写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6讨论会:2022年5月12日,编写组召开讨视频论会,对团体标准征求意
见稿和编制说明进行讨论、完善。
1.3主要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标准牵头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参与起草单位: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青
2
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住商肥料(青岛)有限公司、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
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标准主要起草人:袁亮、徐久凯、陈明良、何耀、丁方军、孟庆羽、苑伟伟、
吕宾、杨永宁、王华萍、张鉴、朱洪霞、陈勇、束维正、徐勤政、李伟、卢宗云、
魏占波。
二、标准制定原则
2.1标准研究背景
新型肥料亦指肥料新产品,主要是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原料等创
制的与现有常规产品在形态、性能、功能等方面不同的新的肥料产品类型。新型
肥料是一个相对概念,通过产品创新能够弥补传统肥料之不足,实现土壤-肥料-
作物-环境的综合调控。作为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大环境孕育的产
物,新型肥料系列产品符合国家、农业和产业需求,是肥料研发端、生产端工艺
与农艺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产品。
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政策推动下,肥料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型肥料企
业产能增加。缓/释肥料、稳定性肥料、脲醛类肥料、增值肥料等多种新型肥料
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然而,“量子肥料”、“原子氮”、“脲素”等炒概念以
及夸大宣传等误导消费者的乱象,严重制约了新型肥料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目前,我国仅有《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分类》(GB/T32471-2016)、《肥料
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B/T6274-2016)、《腐殖酸类肥料分类》(GB/T35111-2017)、
《腐植酸原料及肥料术语》(GB/T38073-2019)四项国家标准,肥料行业亟需
制定《新型肥料分类与命名管理规范》标准,对新型肥料进行科学分类和规范命
名。
2.2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制定的格式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
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和表述。
3
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6274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GB/T7027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
GB/T23348缓释肥料
GB/T29401硫包衣尿素
GB/T32471肥料和土壤调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