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8.《电脑与网络》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88.16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18.《电脑与网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电脑与网络》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六年级下册《信息与生活》单元第三课

时。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人类信息传递的变革,了解电脑与网络的发展,及给人类

带来的便利。

教材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电脑和网络的利用情

况,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初步了解电脑与网络对人们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通过

调查了解电脑和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了解电脑和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认识到

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通过举行网络的利与弊研讨会,了解网络在

给我们生活带俩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进一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脑和网络。

本课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

电脑与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电脑与网络对我们影响的利与弊。

【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电脑与网络,学生都在家里和学校里使用过电脑及网络,利

用电脑与网络进行学习、查阅资料或是进行娱乐活动的,体验过网络的便捷,但是对于网络

对生活的影响还缺乏系统的认知,对于网络的利弊认识不够全面,需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

2.了解电脑与网络的功能;

3.了解传递和信息方法的发展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培养学习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科学的探究方法;

2.会利用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查询自己需要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利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2.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意识到网络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也能看到它的弊端。

【重难点】

能够意识到网络在信息传递中的优势,也能看到它的弊端。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电脑与网络的图文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3出示]教师与学生开展关于人类传递信息方面的内容交流谈话,提出问题:“你

知道在现代社会人们是如何进行信息交流的吗?你和远方的亲友平时是如何联系的?古代

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信息的?”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现在能够这样便捷的联系交流,都是依靠我们的电脑和网络,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

学生与教师积极交流讨论,思考问题,激发探究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新授

1.[PPT4出示]介绍信息的交流的方式。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讨论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现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以达到资源共享。

结合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知识整理形成自己的资料。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归纳小结。

3.教师加强学生指导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认识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发

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

4.[PPT5-7出示]讨论电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交流讨论探究电脑和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1)展示学生课前的调查表。

(调查表包括以下项目:调查对象、是否利用因特网、用来做什么、上网的时间)

(2)思考:结合事例,电脑和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教师提示:网络给人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方便。网络世界已经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

了解天下大事。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

(3[PPT8出示]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电脑与网络功能强大,给人们

带来民非常大的方便,你知道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及如何上网吗?

(4)阅读课本43页的资料卡,结合学生从自己身边生活对于电脑网络的认知、需

要、是否喜爱电脑网络及其原因进行交流。

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习活动,对学生的小组交流学习活动加以指导。教师随机

出示相关资料课件补充学生的观点。指导学生编写自己对电脑网络的知识资料卡片。

三、拓展延伸:

1.[PPT9出示]教师出示关于网络上瘾等不良现象,与学生一起交流电脑网络存在的一

些不健康的地方,课前让学生进行搜集材料、事例进行论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