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5篇.pdf
文件大小:224.83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9.18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5篇

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1

转眼间,一年的支教生活结束了。但乡村那槐香笼罩的校园和泥土芬

芳的菜地,时时令返城后的她魂牵梦绕。

去年八月初,当得到市教育局即将组织一批教师赴偏远的沉湖支教的

消息时,支教的想法就在她心里萌发了。起初丈夫不理解,因为他在

xx中学代三个毕业班的化学课,不满十岁的女儿身体不太好,经常

生病,而且离家四十多公里的沉湖条件很艰苦。面对丈夫的极力阻止

和女儿期盼的眼神,陷入了痛苦与矛盾之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由省教育厅组织的8名优秀支教教

师的先进事迹演讲时,一股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她。最后,她说服

了丈夫,决定带着女儿到支教。一到,就被分配到xx小学支教,教

三年级语文、美术、音乐、品德与社会,并兼任班主任。学校领导坦

诚相告,她所带的班学生人数多,学生基础差,班风也不够好。但乐

意地接受了任务。

刚开始,超负荷的工作让她有点吃不消,清贫的乡村生活也让她觉得

乏味。尤其是一到周末,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寂寞就会在心底涌起。但

望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就会涌上心头,有

什么理由不尽全部的力量去关爱孩子们呢?学生李x性格孤僻,衣服

又脏又旧,成绩差。家访时得知孩子的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只

好跟着年过花甲的奶奶过日子。于是,把她接到学校与自己同吃同住,

辅导她学习,给她买学习用品,洗衣、梳头……双休日一有空就到她

家帮忙做农活。陈老师的爱温暖了这个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的心,

渐渐地,她的成绩进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关注着班上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饥寒饱暖。学生涂壮身体虚弱,经

常生病。每次她都及时把孩子送到村卫生室治疗,为他垫付医药费。

学生李衣服单薄,她忙脱下自己的毛衣给他穿上。吴手生了冻疮,陈

老师给她温敷、擦药……为了不让学生落下功课,她把身患感冒的女

儿丢在学校,到学生家里给他们补课。

利用空闲时间,在学校宿舍旁的空地上,开垦了一块菜地。工作一天

后,就到菜地里锄锄草,浇浇水,倒也其乐无穷。看到自己种的菜一

天天长大,仿佛看到她的学生正沐浴着阳光在茁壮成长……

支教一年来,她上了四次教研课,多次与老师们集体备课、相互听课、

相互探讨和交流,带动了学校教研工作,她撰写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

案例,获x市一等奖。年终评比,她所在班级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

她也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

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说支教让她受益匪浅,更使她对支教产生了一

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能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支教

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支教教师先进事迹材料2

十七天的支教生涯很快结束。此刻离开,一切浮花似梦。

还记得队伍在校碑门口集合等待出发的时候。那时,行李都堆在一起,

红的黄的一起,明亮而耀眼的光彩,正如青春时刻这说去就去的支教,

彩虹一样的憧憬和期待。三个国防生绿色的军用背包分外显眼,沉甸

甸的背包,装的是沉甸甸的梦想。支教的梦,给富厚的孩子们带去绿

色的欢乐与希望的梦。橄榄绿的梦。天空飘了一点点小雨,好几把伞

却已经撑在了我们给富厚的孩子们买的一摞摞书上。人可以淋湿,书

不能淋湿。而现在,学校门口送别的鞭炮已经响过,烟雾缭绕中,我

们带不走的,还是那颗惦念的心。

把梦留在这里,让它们开花。

招生的时候,有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来的。看着一双双苍

老或稚嫩的手小心翼翼的写下自己的名字,心里的震动无法言说。相

比于那些聪明活泼或者机灵古怪的孩子,我更关注那些小小的、远远

的、沉默的孩子。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渴望得到关注,渴望平等的

对待。这世界并不仅仅有出类拔萃或无恶不作。这世界更多的是沉默

的人,默默努力的人。沉默的力量总是惊人,沉默中的人往往有更多

的洞察力更加细腻和敏感。最大的尊重就是不偏爱。对每一个人平等

的对待。人生而为人,不可避免的会偏爱一些东西,可是一个教育者

不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注或尊重。并不

是说,那些不善于表达的人就更好或更优秀。而是,我们不能让孩子

们从这么小就学会争抢注意力。我们鼓励表达,但是并不鼓励争夺式

的表达。就像学习,我们鼓励学习,但是并不鼓励功利式的学习。所

有的奖学金和奖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不应该有的诱惑。孩子们

长大之后会遇到许许多多这样的时刻,他们自己想做的事不能给他带

来任何东西。他们会面临抉择,就像小的时候面对作业和动画片。他

们明明更喜欢动画片,但是做完作业,妈妈就给冰激凌吃。很多人生

就是在一个个这样的选择中,渐渐偏离了方向。

在支教的学校里,自己不再是学生,而是老师。自己的一举一动,都

会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