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礼记中的教育思想.ppt
文件大小:2.43 MB
总页数:7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8.66千字
文档摘要

“长善救失”,发扬优点以克服缺点,这也就是运用矛盾的转化规律、运用动力定型的改变规律,从依靠优点入手,发扬优点,逐步巩固,克服缺点,使缺点降级或完全克服。我们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学生,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积极因素,即使是次要的隐蔽着的也要看到。长善救失原则既包含有重视正面教育的意思,又包含有因材施教的思想。第30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善教继志“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第31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记》以“善歌继声”作比喻,提出善教者要使学生能积极自觉地跟着教师学习,达到“继志”的要求。这说明教师应该是为一定的社会理想从事教师工作的,测量教育效果的尺度,最根本的乃是理想志向给予受教育者的影响的深度。“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是《学记》所反映儒家教育思想的精义之所在。第32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教学方法为了贯彻提出的各种教学原则,《学记》论述了一些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第33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问答法《学记》从善问、善答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所谓“善问”就是教师提问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而教师回答问题时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回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第34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讲解法《学记》认为教师教学不应照本室科,而应根据学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讲解,“必也听其语乎”。而且教师的讲解还应做到“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即要求教师讲解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义理微妙,而又精辟,精善;举例少但又能使道理明白易晓。第35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练习法《学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作者以冶铁、制弓、小马驾车为例,说明练习必须先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从而使学生有志于学。第36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类比法《学记》认为,“古之学者,比物丑类。”也就是说要善于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掌握规律。第37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记》除从正面阐述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之外,还从反面批判了当时违反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错误做法:“今之教者,呻其占必,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第38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记》认为教育原则方法是不应违背的,违背了,教学就失败。“不顾其安”(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不由其诚”(不考虑学生的志趣如何)、“不尽其材”(使学生的天资、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的教学之所以失败,原因就是违反了教学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方法。第39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记》认为教学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互动的过程,不能把学生看成是植物或动物甚至是容器,把教育教学理解成盛装东西或育苗的工具。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引导学生并促进其素质发展提高的一种活动,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观;学生有自己的发展的方向、可能性,有无限丰富的个性,教师要积极启发、因势利导,这是我们的学生观。第40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论教师

1、教师的作用、地位由于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学记》要求给教师以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第41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学记》突出地提高了教师的地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人“为长”、“为君”之道,亦即培养具有治国平天下之道的统治者。同时这里又把“为师”作为“为长”、“为君”的重要条件,能为师也就能为长能为君,那是因为儒家认为教化工作乃是“为长”、“为君”的重要职责之一。第42页,共7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重视教师的地位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