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德兴当学术大佬变成会务小弟:那些让我们哭笑不得的办会囧事.docx
文件大小:12.16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当学术大佬变成会务小弟:那些让我们哭笑不得的办会囧事

上周四凌晨两点,我还在会议室里跟投影仪搏斗。作为生物工程学院的副院长,本该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论文,却因为第二天要开的生物医药前沿研讨会,硬生生被逼成了技术维修工。这种荒诞场景,相信每个筹办过学术会议的老师都深有体会。

我们这些搞学术的最怕遇到这些会议灾难现场:

邀请的院士专家到了签到处,发现名单上打错了职称

茶歇时间安排不合理,学者们饿着肚子听报告

同传设备突然罢工,国际论坛秒变你画我猜

会后要写总结报告时,发现签到表、问卷星、现场登记三套数据对不上

最讽刺的是,我们举办的智慧医疗研讨会,自己却用最原始的Excel表格管理200多位参会专家

去年那场生物医药产学研高峰论坛,正九会议团队用专业服务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他们提前72小时就完成了全流程彩排,连同传接收机的备用电池都标注了更换时间。会议当天,他们的智慧会务系统自动识别学者身份,实时推送个性化日程和会场导航。当暴雨导致部分专家延误时,他们立即启动预案——为先到场的学者安排实验室参观,为延误专家准备热饮简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专业服务,才是学术会议最需要的。

现在院里老师都说,自从交给正九办会,我们终于可以专心做学术交流了。他们最近升级的学术会议管家服务,从前期策划到后期报告一站式搞定,让我们这些学术工作者能把时间真正还给科研。

说到底,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才能让学术会议回归本质——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毕竟,一场成功的学术会议,应该是让参会者记住精彩的观点,而不是糟糕的服务,您说是不是?

(朱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