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正九会展十年铺就国际学术会议“高速路”服务全球500场顶尖论坛
?
在学术会议领域,一场论坛从策划到落地需要跨越多少难关?论文审稿如何实现高效协同?跨国参会者的缴费难题怎样破解?江西正九会展活动中心学术会议有限公司用十年实践交出了一份“中国方案”。作为江西政久会展集团旗下的专业会议服务商,这家扎根南昌的企业已累计在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护航超500场国际学术会议,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环境能源等30余个前沿领域,成为国内学术会议服务领域的“隐形冠军”。
一站式解决方案:让学术会议“轻装上路”?
“过去筹备一场国际会议,光是协调20个国家学者的时差就能让人崩溃。”南昌某高校科研处负责人回忆,直到与正九会展合作后,从论文投稿、审稿到酒店预订、签证邀请函,全部实现线上系统化管理。这正是正九的核心竞争力——将庞杂的会务流程拆解为六大标准化模块:
智能秘书系统?:中英文双语服务覆盖会前至会后全周期,独创的“论文格式救急包”每年挽救超2000份格式混乱的投稿;
数字化平台?:自主研发的会议管理系统支持论文盲审、在线缴费、智能制证等功能,系统响应速度达毫秒级;
跨境财务管家?:支持42种货币结算,与PayPal、银联等20余家支付平台打通,解决跨国会议资金流转难题;
精准传播矩阵?:通过自有平台IConf及全球20余个学术会议网站同步推广,单场会议最高触达10万+学者;
全流程后勤?:从会场VR实景预览到会后科考路线设计,提供“零差错”落地保障;
智库级咨询?:为新会议品牌提供全案策划,某新材料国际论坛经其策划后参会院士数量提升3倍。
科技赋能:中国服务走向国际舞台?
在正九位于南昌的数字化指挥中心,大屏实时跳动着三大洲6场会议的运营数据:吉隆坡某人工智能峰会已收到来自57国的832篇论文,系统正进行AI初筛;柏林生物医药论坛的参会者正通过人脸识别闸机入场,通行效率达1.2秒/人……
“我们攻克的最大难关是打破学术壁垒。”技术总监陈XX展示着最新成果:
论文查重系统接入全球7大学术数据库,抄袭识别准确率超99%;
多语种实时转录系统支持中、英、西、法等9种语言同步转换;
疫情期研发的“云端会场”技术,让某国际环境论坛实现24时区不间断研讨。
这些创新使得正九的服务半径持续扩展。2023年承办的亚太能源工程会议,吸引来自38国的2100名学者线上线下参与,成为江西省迄今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
行业标杆:标准化服务背后的“中国功夫”?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推动的行业变革。正九牵头制定的《国际学术会议服务规范》,首次将中国经验转化为行业标准,其中论文双盲审流程、跨境税务处理等12项规范已被东南亚多国引进。其打造的“会议人才实训基地”,累计为行业输送500余名专业人才,覆盖项目管理、同声传译等紧缺岗位。
“我们正在重新定义学术会议的价值。”总经理李XX透露,通过沉淀10年的会议数据,公司已构建学术热点预测模型,能提前6个月研判学科趋势。这种深度服务让正九赢得包括8家“双一流”高校、12个国家级学会的长期合作,更吸引Nature、IEEE等国际顶级学术机构抛来橄榄枝。
未来蓝图:打造学术交流“数字丝绸之路”?
站在新起点,正九的布局已延伸至更前沿领域:
试验区块链技术存证学术成果,解决论文版权争议;
开发元宇宙会议空间,实现虚拟实验室协作功能;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6个服务中心,缩短服务响应半径。
从赣江之畔到国际舞台,这家江西企业用十年时间证明:中国服务不仅能做好学术会议的“后勤队长”,更能成为全球知识共享的“基建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