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协入会申请论文—冯英华
入会申请论文
冯英华
题目:我的摄影哲学观
2012年06月12日
中国摄协入会申请论文—冯英华
我的摄影哲学观
世界万物都可取象归类为阴阳观——比如计算机的原理0和1,0为
阴,1为阳,由于电子照片是数字构成,可取象归类为阴阳的组合排列;
比如昼和夜,昼白为阳,夜黑为阴,而一张风光照片,就有拍摄时间的
阴阳倾向性;由于世间万物呈现到照片中,都可以不同黑白灰度来表示,
所以以黑当白,计白当黑手法是可以运用到摄影拍摄中的;又比如男阳
女阴,照片有表现人的阳刚的,也有表现人的阴柔的;又比如人性,善
性为阳,恶性为阴,中性为善恶交错之常性,而照片的主旨可颂可唾,
所以有了或阴或阳的摄影之魂;再比如美性为阳,丑性为阴,中性为不
美不丑的普通之性,所以一张好的照片是有爱美或鞭丑的主线的;还比
如真为阳,假为阴,真假之相为大千世界之两极,利用、使用、表现自
然和社会人生的真假之相是摄影的哲学理念与科学技术所不断探讨与实
践的对象,比如风景中利用雾气表现心灵之仙境,使用摄影特技或后期
技法达到唯美之态,表现自然与社会的真态假态,表现人的真心与假意。
以上是对一些事物矛盾运动的概括,如昼夜、寒暑、动静等等,都属于
阴阳(注:此话源自中医基础理论)。
只有辨别出真,才能辨别出对错;只有辨别出对错,才能辨别出善
恶;只有辨别出善恶,才能辨别出美丑;只有辨别出美丑,才能提出艺术,
而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哲学范畴,哲学是研究真假、对错、善恶、美丑的
世界观与方法论,这些不外乎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分法,这与毛泽东
同志中西合璧的文化积淀有关。
-1-
中国摄协入会申请论文—冯英华
照片中各个元素的关系即阴阳关系(关系即阴阳)——比如空间,
世界是自然空间里的世界,自然界中的每个物体都存在于空间里,每张
照片都有空间感的组成,或单一主体和单一陪体,或单一主体和多陪体,
或多主体和多陪体,或多主体和单一陪体,或人物特写虚实、光影的组
成,这些都是阴阳关系。一幅摄影作品虽小,但把它空间感的形式和内
容和谐、统一于自然界中,这才是我个人所追求的。摄影的服务对象是
大众,基础也是大众,植根于大众中的摄影才是有生命的摄影。那些所
谓时尚的照片虽然可以在当今特定历史和社会环境下被人炒作和追捧为
潮流,但它的基础是建立在无休止享受和欲望之上,终究会被历史所抛
弃的──有意义的照片的生命才是长远的。我将在摄影中不断发掘自己的
内心,因为她(内心)与自然共通;我将不断地追求我的摄影,因为她
(摄影)与我的生命共融。
另外,摄影人、被摄体、照片鉴赏者三者中两两之间是互动关系,
也可类比为阴阳互动的关系。凡是动的、在上的、上升的、在外在表的、
明亮的、温热的、刚强的、无形的、轻清的、亢进的、兴奋的……,都
属阳;凡是静的、在下的、下降的、在内在里的、晦暗的、寒凉的、柔
弱的、有形的、重浊的、衰退的、抑制的……,都属阴(注:此话也出
于中医基础理论)。举例如下:
比如心理关系——摄影人的照片是有目的倾向的,当照片的表现有
效的传达到了鉴赏者的内心,这张照片有了它的意义,这时摄影人是主
-2-
中国摄协入会申请论文—冯英华
动的,是能动的,是发散的,这些属于阳,而鉴赏者是被动的接受吸收
者,属于阴;而当鉴赏者思考后给照片赋予了新的、更高的摄影人没有
想到的意义,或者引申出新的意义时,这时鉴赏者又是主动的(属阳),
摄影人是被动的(属阴)。
又比如技术手法——当摄影人看到景物或模特后,为了真准的表情
达意,必须要对照片进行取舍和摆布,这时对于摄影人来说是主动的,
属阳,而对于被摄体来说,就是被动的被取舍,这属阴。而当景物或模
特的形象与状态引发使摄影人为之心动的亮点,引起摄影人的后续一系
列心理与行为上的动作,比如拍摄的动作,这时被摄体就是主动的(属
阳),摄影人就被动的(属阴)。
所以说,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源自中医基础理论),也就是人或
事物是可以转化与变化的,这就是自然规律,是需要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