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分析(第2版)》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信息分析基础
一、名词解释:
1.信息:20世纪40年代,信息论的奠基人香农(C.E.Shannon)给出了信息的明确\tC:\\Users\\DELL\\Desktop\\_blank定义,此后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tC:\\Users\\DELL\\Desktop\\_blank领域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信息论奠基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用来\tC:\\Users\\DELL\\Desktop\\_blank消除随机\tC:\\Users\\DELL\\Desktop\\_blank不确定性的东西”;控制论创始人\tC:\\Users\\DELL\\Desktop\\_blank维纳(NorbertWiener)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tC:\\Users\\DELL\\Desktop\\_blank经济管理学家认为,“信息是提供决策的有效\tC:\\Users\\DELL\\Desktop\\_blank数据”;哲学家认为,“从本体论角度来看,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方式;从认识论角度来看,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方式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2.信息分析:信息分析是分析人员根据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搜集到的零散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进行识别、鉴定、筛选、浓缩等加工整理及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挖掘出隐藏于信息、数据中的规律、情报和知识,并且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得到针对性、预测性、科学性、综合性及可用性的结论,以供用户决策使用。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针对性的信息搜集,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挖掘隐藏于信息中的情报,从而为决策服务。信息分析一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层面来理解:广义的信息分析是指在搜集和占有信息、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排序、筛选、组织、存储、加工、分析和研究,发现新知识和情报的过程。狭义的信息分析是指信息分析的各个环节,包括信息整理、排序、筛选、组织、存储、加工、分析和研究等。
3.信息链:信息链(informationchain)是理解信息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信息分析中的信息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事实→符号→数据→信息→知识→情报(智慧或智能)的状态转化关系。是从信息的形态出发构建的,它们之间是递进转化和递进层次关系。它们是信息分析的对象和信息分析产品的存在形态。二是信息源→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产品→信息利用的流程关系。是从信息工作的过程和流程出发构建的,它们之间是过程转化关系。
4.科技信息:科技信息就是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所产生、存储、加工、转换、传播和利用的各种信息,它们构成了科技信息分析的工作对象。
5.经济信息:经济信息可分为广义的经济信息和狭义的经济信息。广义的经济信息是指那些与整个经济运动有关的各种信息,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反映经济运动的变化及其特征。狭义的经济信息是指经济运动过程中直接反映出来的各种信息。
6.社会信息:社会信息也称为人类信息,是指对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状态和运动变化方式的客观描述,是与自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相对应的广义概念。社会信息包括社会现象描述信息和社会知识记录信息。前者是指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件、事实或数据等信息,也泛指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具有广义文化价值的社会动态信息,这种信息直接来源于社会实践,是对社会现象直接而客观的描述,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它一般不经过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通常不能够深入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后者是指由人类创造的具有特定科学价值的社会科学信息,它一般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和实践检验而形成的概念化理论系统知识,这能够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是社会信息集合的核心部分,而文献又是社会信息的主要载体。
二、简答题:
1、信息分析的原理和依据是什么?
答案要点:(1)信息分析的原理:信息分析主要以事物、现象、数据、信息的属性、特征、本质、规律、关联等为依据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期发现新知识。因此,信息分析以事物、现象、数据、信息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为基础。关系是指事物之间因为时间、秩序、结构、运动等产生的联系,包括时间、空间、发生和发展逻辑(包括流程,如工业流程、业务流程等;规律,如生命体的生老病死循环、自然运动规律等)。(2)信息分析的依据:定性信息分析以思维逻辑(因果关系)为依据,定量信息分析以数理逻辑(因果关系)为依据。
信息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案要点:信息分析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综合性,主要来源于逻辑思维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图书情报学方法、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