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马原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去杠杆。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这与储蓄率高、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作为重中之重。
A、提高企业利润率
B、提高企业偿债能力
C、降低企业杠杆率
D、降低企业负债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当前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对经济金融稳定带来一定挑战,所以重点是降低企业杠杆率。
2.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生产工具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生产工具的状况直接反映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的改进和发展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会影响生产力,但不是客观物质性标志;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对生产力有重要作用,但也不是其客观物质性标志。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它使得不同生产者专门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从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需求;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因为只有当生产者对生产资料和产品拥有不同的所有权时,他们才需要通过交换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形成商品经济。选项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与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相悖;选项B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必要条件;选项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也不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必要条件。
4.认识论是研究:
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哲学理论,主要研究人的认识相关内容。A选项“世界是什么的科学”主要涉及本体论;B选项“世界是怎样的科学”涵盖面较广且不准确针对认识论;C选项“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侧重于心理学研究,与认识论有区别。
5.概念、判断、推理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它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所以BCD选项均不正确,应选A。
6.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
A、劳动
B、人脑的进化
C、语言的产生
D、动物心理的形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推动了意识的发展。劳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产生了意识。而人脑的进化、动物心理的形成是意识产生的前提条件,语言的产生是意识产生的重要条件,但都不是决定性环节。
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D、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A选项正确。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认识的客体,只有进入主体实践和认识范围的才是,D选项不准确。认识的客体不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选项错误。认识客体不仅仅是外部自然界,还包括人类社会等其他领域,C选项不全面。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B、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C、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它并没有消灭私人垄断资本,也不能实行计划经济并消灭危机,更不可能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以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其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