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01疾病概述03急救护理核心措施04并发症预防管理05院内转运护理流程06康复护理衔接
疾病概述01
急性颅脑损伤定义与分类定义急性颅脑损伤是指头部遭受外力作用后,即刻发生的脑和脑膜的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01分类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将急性颅脑损伤分为轻度(13-15分)、中度(9-12分)和重度(3-8分)。02
常见致伤机制分析交通事故跌落伤暴力打击其他原因高速行驶的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突然停止或急转弯时,乘客因惯性作用头部撞击车内硬物所致。从高处坠落,头部撞击地面或其他硬物所致。拳头、棍棒等钝器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损伤。如工伤事故、运动损伤等。
病理生理改变要点脑组织缺血缺氧急性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的血管受到挤压或扭曲,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细胞死亡经元细胞损伤外力直接作用于神经元细胞,引起细胞膜破裂、离子平衡失调等,导致神经元细胞损伤。颅内压升高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占位性病变可引起颅内压升高,进一步加重脑损伤。神经传导通路受损急性颅脑损伤后,神经传导通路可能受损,导致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02
Glasgow昏迷评分应用评估意识状态通过Glasgow昏迷评分法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等方面。01评估脑损伤程度根据评分结果判断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为后续急救处理提供参考。02评估病情变化持续监测评分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急救措施。03
生命体征快速评估体温情况测量体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低温或高温等异常情况。03检查心率、血压等循环指标,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02循环状况呼吸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有无呼吸困难或呼吸暂停等情况。01
开放气道与脊柱保护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托下颌法等方法,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防止因呕吐物或分泌物导致窒息。开放气道脊柱保护止血与包扎在搬动患者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避免脊柱弯曲或扭曲,以免加重损伤。对于头部伤口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止血和包扎处理,以减少失血和感染风险。
急救护理核心措施03
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自然流出,防止误吸导致窒息。侧卧位尽量避免患者头部受到震动,以免加重脑损伤。避免头部震患者头部抬高15-30度,有利于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头部抬高持续监测颅内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颅内压监测体位管理与颅内压控制
循环系统稳定策略心率监测持续监测心率,及时发现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异常情况。01血压调控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既不过高也不过低,以保证脑灌注压。02液体管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血容量稳定。03疼痛管理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04
脱水剂如甘露醇等,用于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01止血药物对于合并出血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止血药物,以控制出血。02镇静剂如咪达唑仑等,用于控制患者的烦躁和焦虑,有利于治疗。03神经保护剂如胞磷胆碱等,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04急救药物应用规范
并发症预防管理04
颅内感染预防要点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妥善管理脑脊液,避免脑脊液漏,减少颅内感染风险。脑脊液管理根据患者病情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脑水肿监测与干预定期监测颅内压,及时发现脑水肿症状。颅内压监测生命体征监测脱水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脱水药物,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癫痫发作应急预案癫痫发作时护理在癫痫发作时,应迅速将患者置于安全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意外伤害。01抗癫痫药物应用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以控制癫痫发作。02发作后观察与处理发作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03
院内转运护理流程05
转运前风险评估标准6px6px6px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确定转运的可行性。病情评估测量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生命体征评估确认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有无呕吐物或分泌物阻塞。气道评估010302评估患者头部受伤情况,是否有明显出血、肿胀或变形。伤情评估04
实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心电监护仪途中监护设备配置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配备呼吸机以保证通气。呼吸机随时准备吸引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吸引器内含常用急救药品和器械,如止血药、止痛药、绷带、纱布等。急救箱
交接信息完整性要求患者基本信息病情信息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