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急救和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现场急救处置
03
医疗支持措施
04
护理核心要点
05
并发症预防策略
06
培训与宣教
01
昏迷识别与评估
01
昏迷识别与评估
PART
意识状态的初步判断
观察患者是否对周围环境及刺激无反应,是否呈现昏迷状态。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通过刺激患者的疼痛、声音、光线等,观察患者的反应,判断昏迷的深度。
判断昏迷深度
假性昏迷是由于大脑皮质受到抑制而出现的短暂性意识障碍,需要排除。
排除假性昏迷
常见病因快速识别
急性中毒
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脏病
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需注意患者的呼吸、气味等。
脑出血、脑梗死、脑炎等,需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表现。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需注意患者的血糖及生命体征变化。
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需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等。
生命体征监测标准
体温
保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加重昏迷。
01
呼吸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及时发现呼吸衰竭等危险情况。
02
血压
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过高或过低导致脑部灌注不足。
03
心率及心律
观察患者的心率及心律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危险情况。
04
02
现场急救处置
PART
安全环境建立原则
快速判断现场是否存在威胁患者安全的因素,如火灾、触电、坍塌等,并立即排除。
确保环境安全
通风良好
安静舒适
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人群围观造成空气不流通,导致患者缺氧。
减少噪音和干扰,确保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有助于保持生命体征稳定。
紧急体位管理方法
仰卧位
对于无特殊体位要求的患者,可采用仰卧位,但需注意避免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侧卧位
复苏体位
对于昏迷较深或出现呕吐的患者,应采用侧卧位,以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对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呼叫急救人员。
1
2
3
清理呼吸道
抬高下颌
迅速清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将患者头部后仰,使下颌抬起,有助于打开气道。
气道开放操作规范
放置口咽通气道
对于昏迷较深或口腔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可放置口咽通气道,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气管插管
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急救或无法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以确保呼吸道畅通并便于呼吸管理。
03
医疗支持措施
PART
急救药物应用指征
6px
6px
6px
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急救药物进行心肺复苏。
心跳呼吸骤停
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或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
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应用纳洛酮、醒脑静等药物促进患者意识恢复。
神经系统抑制
01
03
02
应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
低血压休克
04
生命支持仪器配置
心电监护仪
呼吸机
吸引器
急救手术器械
实时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对于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氧气支持及机械通气。
用于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气管切开包、静脉切开包等,以备急救时紧急使用。
转运前准备事项
病情评估
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评估转运风险。
急救药品准备
备齐患者常用及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呼吸兴奋剂等。
医疗器械准备
检查并确认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等设备性能完好,电量充足。
转运人员培训
确保参与转运的医护人员熟悉患者病情及急救措施,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04
护理核心要点
PART
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促进痰液排出。
定时翻身拍背
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口腔护理
01
02
03
04
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洁眼部,防止眼部感染。
眼部护理
基础护理操作标准
病情观察记录要求
生命体征监测
液体平衡记录
神经系统观察
并发症监测
定时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等情况,评估昏迷程度。
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保持液体平衡。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家属沟通注意事项
沟通方式
保持与家属的畅通沟通,及时传达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
01
心理支持
理解家属的焦虑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02
病情告知
及时、准确地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和预后,避免产生误解和矛盾。
03
家属协作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舒适度。
04
05
并发症预防策略
PART
定期翻身
使用减压床垫或气垫床
保持患者体位变换,减轻身体局部受压。
可有效分散身体压力,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压疮风险防控方案
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接触潮湿环境。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