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性乳腺炎疾病概要.pptx
文件大小:2.35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2.58千字
文档摘要

急性乳腺炎疾病概要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1疾病概述02临床表现03诊断方法04治疗策略05预防与护理06并发症管理

01疾病概述CHAPTER

定义与发病机制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常见于哺乳期女性。定义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是急性乳腺炎的两个主要因素。乳汁淤积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当细菌通过乳头破损或乳管侵入乳腺组织时,即可引起急性乳腺炎。发病机制

高危人群与诱发因素高危人群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产妇和乳汁过多的产妇。01诱发因素乳头破损、乳汁淤积、乳房外伤、过度疲劳、精神压力等。这些因素可降低乳腺局部免疫力,使细菌容易入侵并引起感染。02

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初产妇。01发病年龄主要发生在20-30岁的年轻女性。02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乳汁传播,细菌可由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也可通过乳管进入乳腺小叶引起感染。03

02临床表现CHAPTER

典型症状分级乳房疼痛或局部压痛,乳汁排出不畅,但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乳房疼痛加剧,出现红肿、发热,乳汁中可见脓性或血性液体,伴有全身寒战、高热、头痛等症状。乳房剧烈疼痛,皮肤发红、水肿,可触及明显肿块或波动感,乳汁完全停止排出,全身症状严重,甚至出现败血症、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局部与全身体征乳房皮肤红肿、疼痛、发热,局部出现硬结或肿块,乳头有分泌物或糜烂。局部体征寒战、高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全身体征

病程进展阶段初期(急性单纯性乳腺炎)后期(脓肿形成期)中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乳汁淤积,局部皮温升高,压痛明显,但尚未形成脓肿。乳房疼痛加剧,局部红肿明显,触之有波动感,全身症状严重,可出现高热、寒战等。乳房内脓肿形成,触之有明显波动感,皮肤发红、水肿,全身症状逐渐缓解,但疼痛仍较剧烈。若脓肿自行破溃或经手术切开引流,症状可逐渐缓解。

03诊断方法CHAPTER

实验室检查项目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判断感染程度及是否合并全身感染。乳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乳汁镜检明确致病菌种类,指导临床用药。观察乳汁中的细菌、白细胞和脂肪球等,辅助诊断乳腺炎。123

影像学检查要点乳腺超声检查观察乳腺组织内有无炎性包块、脓肿及瘘管等,判断乳腺炎的严重程度和病变范围。01乳腺X线摄影主要用于排除乳腺癌等恶性病变,对于急性乳腺炎的诊断价值有限。02磁共振成像(MRI)对乳腺组织有较好的分辨率,能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炎的病变范围、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03

乳腺增生为慢性过程,乳房胀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无明显红肿热痛等症状。鉴别诊断标准急性乳腺炎与乳腺增生乳腺脓肿是急性乳腺炎的严重阶段,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急性乳腺炎与乳腺脓肿乳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乳房内可触及无痛性肿块,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X线摄影及病理活检可鉴别。急性乳腺炎与乳腺癌

04治疗策略CHAPTER

抗生素选择原则青霉素类药物红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急性乳腺炎的首选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但需注意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拉定、头孢唑林等,需注意药物过敏反应。红霉素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可作为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替代选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因其耳毒性等副作用,需谨慎使用。

外科干预指征脓肿形成乳腺瘘管乳腺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当乳腺内形成脓肿时,需及时切开引流,排出脓液,以减轻症状。当乳腺瘘管形成时,需通过手术进行瘘管切除或切开引流。对于乳腺炎反复发作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当抗生素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是否存在耐药菌感染或其他原因,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中医辅助疗法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急性乳腺炎的疼痛症状。中药外敷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进行外敷,如金黄散、玉露散等,有助于缓解乳腺炎的局部症状。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手法,疏通乳腺管道,排出淤积的乳汁,促进炎症消散。饮食调理中医认为急性乳腺炎属于“乳痈”范畴,饮食上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品,如蒲公英、菊花等。

05预防与护理CHAPTER

每次哺乳前要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乳房和乳头,避免细菌感染。哺乳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让宝宝吸吮整个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避免乳头受伤。哺乳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哺乳应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避免宝宝长时间吸吮导致乳头受损。哺乳后应排空乳房,避免乳汁淤积,引发乳腺炎。哺乳期卫生指导保持乳房清洁正确哺乳姿势定时哺乳排空乳房

避免乳房受压哺乳期间要注意避免乳房受压,以免影响乳汁排出。01穿戴合适的内衣穿戴宽松、舒适、透气的内衣,避免乳房受到挤压。02按摩乳房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