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异常(二);;概念:臀先露占足月分娩总数的3%~4%,为最常见且容易诊断的胎先露异常。
特点:臀先露以骶骨为指示点,有骶左(右)前、骶左(右)横、骶左(右)后6种胎方位。;1.胎儿发育因素
胎龄愈小臀先露发生率愈高,如晚期流产儿及早产儿臀先露发生率高于足月产儿。
臀先露多于妊娠28~32周间转为头先露,并相对固定胎位。
无论早产还是足月产,先天畸形如无脑儿、脑积水等及低体重儿时臀先露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胎儿活动空间因素
胎儿活动空间过大或受限可导致臀先露。
双胎及多胎妊娠时,发生率远高于单胎妊娠。
羊水过多及羊水过少时,可因胎儿活动范围过大或受限而使臀先露发生率高。
经产妇腹壁过于松弛或子宫畸形(单角子宫、纵隔子宫)、脐带过短尤其合并胎盘附着宫底或一侧宫角、前置胎盘等,可合并臀先露;盆腔肿瘤(如子宫下段或宫颈肌瘤等)、骨盆狭窄阻碍产道时,也可导致臀先露。;单击此处添加标题;1.临床表现
妊娠晚期孕妇胎动时常有季肋部胀痛感,临产后因胎足及胎臀不能充分紧贴子宫下段、宫颈及宫旁盆底神经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容易发生宫缩乏力。
足先露时容易发生胎膜早破和脐带脱垂。;2.腹部四步触诊
宫底部可触及圆而硬的胎头、按压时有浮球感。
在腹部一侧可触及宽而平坦的胎背,对侧可触及不平坦的小肢体。
若未衔接,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可上下移动的,不规则、宽而软的胎臀。
通常在脐左(或右)上方胎背侧胎心听诊响亮,衔接后胎心听诊以脐下最明显;3.阴道检查
胎膜已破及宫颈扩张3cm以上可直接触及胎臀包括肛门、坐骨结节及骶骨等。
触及肛门、坐骨结节时应与面先露相鉴别,准确触诊胎儿的骶骨对明确胎方位很重要。
在完全臀先露时可触及胎足,通过趾的方位可帮助判断是左足还是右足;触及胎足时需与胎手相鉴别,胎足趾短而平齐,且有足跟,而胎手指长,指端不平齐。
胎臀进一步下降后尚可触及外生殖器,当不完全臀先露触及胎儿下肢时应注意有无与脐带同时脱出。
;4.超声检查
可以确定臀先露的类型,并估计胎儿大小。;较小且软的臀部先娩出后,较??的胎头常娩出困难,常导致难产。以骶右前位为例阐述臀先露分娩机制:
1.胎臀娩出
临产后,胎儿臀部的最大径(股骨粗隆间径)衔接于骨盆入口平面右斜径上。
胎儿不断下降,前臀下降较快,当其遇到盆底阻力时向母体的右前方内旋转45°,使前臀转向耻骨联合后方,而股骨粗隆间径与母体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
胎臀继续下降过程中胎体为适应产道侧屈,后臀先在会阴前缘娩出,胎体稍伸直,前臀进而从耻骨弓下娩出。随后双腿、双足相继娩出。;较小且软的臀部先娩出后,较大的胎头常娩出困难,常导致难产。以骶右前位为例阐述臀先露分娩机制:
2.胎肩娩出
胎臀娩出后,胎体轻度向母体左前方旋转。
随着胎背转向前方,胎儿双肩径衔接在骨盆入口右斜径或横径上,胎肩快速下降,当达到骨盆底时,前肩向母体右前方旋转45°,转至耻骨弓下,使双肩径与骨盆出口前后径一致,胎体顺产道侧屈,使后肩及后上肢先自会阴前缘娩出,随后使前肩及前上肢从耻骨弓下娩出。;较小且软的臀部先娩出后,较大的胎头常娩出困难,常导致难产。以骶右前位为例阐述臀先露分娩机制:
3.胎头娩出
当胎肩降至会阴后,胎头矢状缝衔接于骨盆入口的左斜径或横径上。
当胎头枕骨达骨盆底时向母体左前方旋转45°,使枕骨朝向耻骨联合。
当枕骨下凹抵达耻骨弓下时,以此处为支点,胎头继续俯屈,会阴前缘相继娩出颏、面及额部,随后枕骨自耻骨弓下娩出。;1.对产程的影响
因胎臀周径小于胎头,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影响宫颈扩张进程,容易发生活跃期延长及停滞。;2.对母体的影响
胎臀形状不规则,前羊膜囊压力不均匀,易致胎膜早破,导致产褥感染机会增加。
胎先露部扩张宫颈及刺激宫旁神经丛的张力不如头先露,易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
无论阴道助产还是剖宫产,均使产妇手术产率增多。
若宫口未开全强行牵拉,容易造成宫颈撕裂甚至累及子宫下段。;3.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胎膜早破易致早产,脐带脱垂发生率是头先露的10倍,臀先露后出胎头时,胎头需变形方可通过骨盆,脐带受压于胎头与宫颈、盆壁间,导致胎儿低氧血症及酸中毒的发生,严重者有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臀先露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低Apgar评分率明显高于头先露。
另外,胎体娩出时宫口未必开全,而此时强行娩出胎头易直接损伤胎头及头颈部神经肌肉,导致小脑幕撕裂、脊柱损伤、颅内出血、臂丛麻痹、胸锁乳突肌血肿及死胎。;1.妊娠期
妊娠36周前,大部分臀先露能自行转为头先露,无须处理。若妊娠36周后仍为臀先露可予矫正。矫正方法有:
(1)外倒转术(externalcephalicversion,ECV)
(2)针灸或艾灸至阴穴(足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