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模拟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伤寒
C、结核病
D、化脓感染
E、寄生虫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化脓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寄生虫病一般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通常减少;结核病时淋巴细胞等可能增多;伤寒时白细胞计数一般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更为明显。
2.甲沟炎的致病菌多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a溶血性链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梭状芽胞杆菌
E、厌氧芽胞杆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甲沟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厌氧芽胞杆菌一般不是甲沟炎的常见致病菌,a溶血性链球菌也较少见,所以答案选A。
3.术前用阿托品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B、对抗局麻药毒性
C、镇静镇痛
D、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E、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托品为抗胆碱能药,能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而发生吸入性肺炎。术前使用可减少术中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烧伤病人出现蛋白尿时治疗中要求其每小时尿量保证在()
A、50ml以上
B、40ml以上
C、30ml以上
D、20ml以上
E、10ml以上
正确答案:A
5.深Ⅱ度烧伤,若无感染,通常愈合时间为()
A、5周以上
B、3~4周
C、2周
D、1周
E、2~3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但去疤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合,但常有瘢痕增生。
6.会阴部的烧伤面积为()
A、1%
B、21%
C、3%
D、6%
E、5%
正确答案:A
7.25岁青年男性,体重60kg,双上肢及躯干I烧伤,该患者第1个24小时需要补液总量约为()
A、6000ml
B、2000ml
C、4000ml
D、5000ml
E、3000ml
正确答案:A
8.对开放性损伤进行清创术的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伤后的()
A、11~16h
B、6~8h
C、1~2h
D、9~10h
E、3~5h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开放性损伤进行清创术的时限一般不得超过伤后的6~8小时。在此时间内,细菌仅停留在伤口表面,尚未形成感染,及时清创可使伤口一期愈合。超过此时限,伤口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清创后伤口多需延迟缝合或二期愈合。
9.烧伤休克补液中,胶体液首选()
A、洗涤红细胞
B、低分子右旋糖酐
C、同型血浆
D、血浆代用品
E、全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烧伤休克补液中,胶体液首选同型血浆。因为血浆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和白蛋白等,能较好地维持胶体渗透压、扩充血浆容量,且成分相对稳定,更适合烧伤休克时的液体复苏需求。洗涤红细胞主要用于纠正贫血等情况;低分子右旋糖酐主要起疏通微循环等作用,但不是烧伤休克补液的首选胶体;血浆代用品效果不如血浆;全血中含有红细胞等多种成分,烧伤休克时并非最适宜的胶体选择,故首选同型血浆。
10.患者男性,49岁,因塌方导致张力性气胸,开放性左胫腓骨骨折,脾破裂。病人有休克,已昏迷。抢救时应首先处理()
A、休克
B、脾破裂
C、骨折
D、张力性气胸
E、昏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张力性气胸可迅速导致严重呼吸循环障碍,是最危急的情况,必须首先处理,以解除胸腔内高压,改善呼吸循环功能,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脾破裂、骨折、休克等情况也很严重,但相对张力性气胸来说不是最紧急首要处理的。昏迷是休克等导致的一种状态,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张力性气胸等情况后再进一步评估处理昏迷等相关问题。所以应首先处理张力性气胸。
11.患者男性,35岁。不慎跌入90℃热水池内,池水淹没至臀部,初步估计烫伤面积为()
A、40%~45%
B、大于60%
C、45%~50%
D、35%~40%
E、30%~3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中国新九分法,双臀、双足、双小腿、双大腿面积为(5+7+13+21)%=46%,该患者池水淹没至臀部,初步估计烫伤面积大于45%~50%。
12.患者四肢烧伤,创面的早期处理宜采用()
A、药物湿敷法
B、包扎疗法
C、浸泡疗法
D、暴露疗法
E、半暴露疗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四肢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宜采用包扎疗法。包扎疗法可保护创面、减少污染、减轻疼痛,有利于创面愈合,适用于四肢烧伤等情况。暴露疗法适用于头面部、会阴部等不适合包扎的部位;半暴露疗法多用于某些感染创面等;药物湿敷法、浸泡疗法一般不作为四肢烧伤创面早期的常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