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外科学试题库含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与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相关的因素不包括
A、遗传因素;
B、重体力劳动;
C、长期站立;
D、妊娠;
E、慢性腹泻;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发病主要与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有关。遗传因素可导致静脉壁软弱和静脉瓣膜缺陷(A选项有关);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使下肢静脉压力升高(B、C选项有关);妊娠时盆腔内血流量增加,下肢静脉压增高(D选项有关)。而慢性腹泻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单纯下肢静脉曲张,与发病无关(E选项)。
2.休克抑制期微循环变化主要是
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
B、毛细血管后静脉舒张;
C、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动静脉短路开放;
E、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休克抑制期微循环变化主要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血液不断流入真毛细血管网,同时微静脉扩张,血液回流受阻,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动静脉短路开放是休克早期的表现;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不符合休克抑制期表现;毛细血管后静脉舒张不是主要变化;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休克晚期的表现。
3.女性,45岁,因结节性甲亢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10小时,测体温37、8℃,之后体温一直未降,反而上升至39、2℃,脉搏130次/分,且较弱,烦躁不安、谵妄。考虑为
A、喉返神经损伤;
B、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C、喉上神经损伤;
D、手足抽搐;
E、甲状腺危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12~36小时内,表现为高热(体温可升至39℃以上)、脉快而弱(常超过120次/分)、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等。该患者术后体温持续升高,脉搏快且弱,烦躁不安、谵妄,符合甲状腺危象的表现。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喉返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手足抽搐主要是由于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钙血症引起;喉上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声调降低、饮水呛咳等,均不符合该患者的症状。
4.女,45岁,反复腹痛、发热、黄疸1年,近3天上述症状加重,高热,黄疸不退。入院体温40℃,脉搏120次/分,血压70/50mmHg,该病人首选的治疗为
A、立即手术;
B、全胃肠外营养后手术;
C、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后择期手术;
D、积极抗休克同时及早手术;
E、应用血管收缩剂,血压升高正常后及早手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目前出现休克表现,病情危急,首先应积极抗休克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及早手术解除病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单纯抗休克或单纯手术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全胃肠外营养不是此时首要治疗,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不解决休克问题也不行,应用血管收缩剂需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故首选积极抗休克同时及早手术。
5.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禁忌证不包括
A、结石以下有尿路梗阻;
B、妊娠;
C、过于肥胖,影响聚焦;
D、严重尿路感染
E、鹿角形结石;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禁忌证包括结石以下有尿路梗阻、妊娠、过于肥胖影响聚焦、严重尿路感染等。鹿角形结石不是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禁忌证,较大的鹿角形结石可采用联合治疗等方法处理。
6.肝内胆管结石,无胆管狭窄
A、胆囊切除术;
B、胆总管空肠吻合术;
C、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D、经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正确答案:B
7.女,59岁,因黄疸一月余入院,初步诊断阻塞性黄疸,下列哪项术前准备是错误的?
A、应用25%葡萄糖液护肝;
B、术前应洗肠;
C、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的失调;
D、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
E、二应用维生素K类药物;
正确答案:A
8.污染伤口是指
A、伤口有细菌存在,已发生感染;
B、伤口有细菌污染,但常未构成感染;
C、需要延迟处理的开放性伤口;
D、伤口分泌物较多,但炎症不明显;
E、锐器挫伤的伤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污染伤口是指有细菌污染,但尚未构成感染的伤口。伤口有细菌存在且已发生感染为感染伤口,A选项错误;需要延迟处理的开放性伤口一般指清洁-污染伤口,C选项错误;伤口分泌物较多但炎症不明显不符合污染伤口定义,D选项错误;锐器挫伤的伤口不一定就是污染伤口,E选项错误。
9.烧伤创面皮肤在运输中被摩擦移位,但在创面见到网状的栓塞小静脉,则可认定此处创面深度是
A、Ⅰ度;
B、Ⅲ度;
C、浅Ⅱ度;
D、深Ⅱ度;
E、Ⅳ度;
正确答案:B
10.有关急性胰腺炎的各项检查中,最早出现异常的是
A、血清淀粉酶;
B、血清乳酸脱氢酶;
C、血清正铁血白蛋白;
D、血清脂肪酶;
E、尿淀粉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清淀粉酶在发病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