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pptx
文件大小:2.86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急性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急性创伤急救技术

01

急救现场评估与处置

03

特殊创伤护理要点

04

并发症预防措施

05

院前院内衔接管理

06

康复与心理支持

01

急救现场评估与处置

环境安全与伤情快速判断

呼救与拨打急救电话

在确认环境安全后,立即向周围人呼救或拨打急救电话,报告患者伤情和所在位置。

03

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以及出血、骨折等明显外伤。

02

初步评估患者伤情

快速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确认有无继续造成伤害的危险源,如火灾、爆炸、毒气等。

01

生命体征初步监测方法

注意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判断有无呼吸困难或窒息。

观察呼吸情况

通过触摸颈动脉或桡动脉,了解患者心率和血压情况,判断有无休克或心力衰竭。

测量心率和血压

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以评估其神经系统功能状态。

检查瞳孔反应

创伤部位暴露与保护原则

暴露伤口并快速止血

尽可能将伤口暴露在空气中,以便观察出血情况,并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带等。

保护伤口免受污染

妥善固定和保护受伤部位

用清洁的纱布或衣物覆盖伤口,避免污染和感染。

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等严重创伤,应妥善固定并保护受伤部位,避免二次损伤。

1

2

3

02

急性创伤急救技术

止血带与加压包扎应用

止血带应用

紧急情况下,使用止血带控制大量出血,避免休克。

01

加压包扎

对于小动脉和静脉出血,采用加压包扎的方法,直至出血停止。

02

止血带使用时间

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之后需放松并重新包扎。

03

气道开放与呼吸支持策略

氧气疗法

对于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给予氧气疗法。

03

迅速清除口腔和咽喉部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呼吸道异物处理

仰头抬颏法

对于昏迷或呼吸困难的患者,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01

使用夹板或绷带将骨折部位固定,避免进一步损伤。

骨折部位固定

确保固定后的关节处于功能位,避免关节僵硬。

关节制动

在固定过程中,注意保护骨折部位周围的神经和血管。

神经血管保护

骨折临时固定黄金标准

03

特殊创伤护理要点

颅脑损伤观察指标

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

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功能

定期评估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

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是否出现双侧不等大。

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节律,警惕颅内压升高。

评估患者运动、感觉及反射功能,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功能受损。

避免引发大出血或损伤内脏。

禁止拔出刺入物

以免加重伤情或引发消化道穿孔。

禁止进食饮水

01

02

03

04

以免掩盖伤情或加重出血。

禁止加压包扎

以免加重伤势或引发并发症。

禁止随意搬动

胸腹穿透伤处理禁忌

脊柱损伤搬运规范

保持脊柱稳定

平稳搬运

多人协同操作

密切观察病情

使用硬质担架或木板,确保脊柱处于中立位。

至少三人同时搬运,一人负责头部及肩部,一人负责臀部及下肢,另一人负责担架或木板。

保持患者身体平稳,避免颠簸或扭曲。

在搬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04

并发症预防措施

休克早期识别与干预

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等指标,及时发现休克迹象。

监测生命体征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纠正低血容量状态。

补充血容量

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脏器灌注压。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严格无菌操作

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机会。

01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02

伤口处理

及时对伤口进行清创、止血和包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03

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案

早期活动、穿弹力袜等,以增加血流速度,减少血液淤滞。

基本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

物理预防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以降低血液粘稠度。

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或梯度压力弹力袜等物理方法,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05

院前院内衔接管理

急救信息传递关键要素

伤情评估

通讯畅通

伤情记录

准确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伤情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为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受伤原因、受伤部位、伤口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以便交接和后续治疗。

确保急救人员与患者家属、接诊医生之间的通讯畅通,及时传递伤情信息和救治进展。

快速接诊

接到急救信息后,迅速派出专业医护人员前往现场。

快速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快速的评估,确定伤情和紧急程度。

快速救治

根据评估结果,迅速采取救治措施,如止血、通气、止痛等,以减轻患者痛苦和病情。

快速转运

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一步治疗。

黄金一小时救治流程

多学科协作启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