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pptx
文件大小:2.08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0
总字数:约4.94千字
文档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

早期诊断和治疗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CCU

李竹琴

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提高患者存活率

AMI

早期诊断和治疗

·急救医务人员在迅速到达发病现场后,应尽快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描记心电图和初步处理,并迅速转送医院。

·医生对送达的急性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的患者,应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对其危险度作出评估,并确定即刻处理方针。

·询问缺血性胸痛史和描记心电图是迅速筛查心肌缺血和AMI的主要方法,对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的患者的筛查和处理程序见图

缺血性胸痛出老

鉴别诊断并迅速开始治疗

取阿匹林150~300二g102in内完成

浏华础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

评价切始18导联心电图

开始抗缺血治疗

开始再灌箔疗

H:30min内开如溶栓

或90min内开始作急诊PTCA

正常成-非牧

征性心电图

但急诊科继续观察,评价和治疗,床旁监测:

一血清心肌际瓦物浓度

■考虑作“年超声心动图

有无缺血/梗死证据

观察1224h

心电图高度怀疑缺血

(ST段下修,T波倒置》

入院

人院时作常规血液检查

●血脂·血桥·凝血时间●电解质

ST段拾高或新发无乘支传导阻滞

评价溶栓的禁总证

若出现ST段拾高,则开始再灌注治Y

出院

·缺血性胸痛史:AMI疼痛通常在胸骨后或左胸部,可向左上臂、颌部、背部或肩部放散;有时疼痛部位不典型,可在上腹部、颈部、下颌等部位。

·疼痛常持续20min以上,通常呈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或紧迫、烧灼感,常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或眩晕等。

·应注意非典型疼痛部位、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其他不典型表现,女性常表现为不典型胸痛,而老年人更多地表现为呼吸困难。

·要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及急性胸膜炎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

·迅速评价初始18导联心电图:

·应在10min内完成。

·18导联心电图是诊断的关键。

·缺血性胸痛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对诊断AMI的特异性为91%,敏感性为46%。

●患者初始的18导联心电图可用以确定即刻处理方针。

·对ST段抬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应迅速评价溶栓禁忌证,开始抗缺血治疗,并尽快开始再灌注治疗(30min内开始溶栓或90min内开始球囊扩张)。

·入院时作常规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肝功、肾功、CRP、凝血时间和电解质等。

·对非ST段抬高,但心电图高度怀疑缺血(ST段下移、T波倒置)或有左束支传导阻滞,临床病史高度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应入院抗缺血治疗,并作心肌标记物及常规血液检查(同上)。

·对心电图正常或呈非特征性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应在急诊科继续对病情进行评价和治疗,并进行床旁监测,包括心电监护、迅速测定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等。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在缺血损伤数分钟内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对疑诊主动脉夹层、心包炎和肺动脉栓塞的鉴别诊断具有特殊价值。

·床旁监测应一直持续到获得一系列血清标记物浓度结果,最后评估有无缺血或梗死证据,再决定继续观察或入院治疗。

·AMI的诊断标准:必须至少具备下列三条

标准中的两条: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

态改变。

·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不表现ST段抬高,而表现为其他非诊断性心电图改变,常见于老年人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因此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测定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在应用心电图诊断AMI时应注意到超急性期T波改变、后壁心肌梗死、右室梗死及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困难,需进一步检查确立诊断。

项日

肌红.心脏肌钙蛋白

CKMB

ASI*

蛋白

cTnI

cTnT

CK

出现时间(h)

1~22~4

2~46

3~4

6~12

100%敏感时间(h)

4~88~12

8~12

8~12

峰值时间(h)

4~8

10~2410~2424

10~24

24~48

持续时间(d)

0.5~15~10

5~14

3~42~4

3~5

注:*应同时测定丙氨酸转氨(ALT),ASTALT方有意义;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

·血清心肌标记物的测定

·AMI的血清心肌标记物及其检测时间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