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汽车4S店内部控制缺陷及改善措施探讨.docx
文件大小:43.3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5.52千字
文档摘要

汽车4S店内部控制缺陷及改善措施探讨

摘要: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主机厂不断扩产,每年下达给汽车4S店的销售指标不断增加,已经超过了汽车4S店负荷,给销售部门带来巨大压力;在维修业务方面,随着街边维修店的迅速崛起,汽车4S店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稀释,导致汽车4S店维修产值降低,维修毛利下降。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汽车4S店只有构建高效有序的内控管理体系,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管理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汽车4S店内部控制的缺陷,探究汽车4S店里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汽车4S店的内部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4S店内部控制内部管理

汽车4S店是以“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车辆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它往往与制造商、保险公司、第三方金融机构、消费者等主体关系密切,在“三包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的制约下,我国的汽车4S店在经营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风险更为复杂。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我国的汽车4S店在快速发展和扩大的同时,其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却相对落后。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国内各大企业在开展企业经营活动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曾说过:“管理企业就像驾驶汽车。速度越快,就越需要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要想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达到自己的经营目的,就需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找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从而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进行风险预防,从而提升自己的赢利水平,保证自己的健康发展。

1汽车4S店内部控制缺陷的分析

1.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理解不足

在日常内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形:

(1)当财务部门审批销售部门的差旅费或业务招待费时,经常会听到销售人员在抱怨:审批严格、流程繁琐,不给业务部门有力支持反而拖后腿;

(2)在对供应商进行招投标过程中,采购部门认为已经按照采购部门的规章制度办事,怎么到了法务部或管理部,被选中的供应商迟迟批不下来呢?

(3)公司的管理人员每天都在讲“风险”,但是他们的下属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到底是领导者们的“恐吓”,还是领导者们的“责任”?

因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没有能够将内部控制意识与现实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他们对内部控制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因为他们本身的知识水平不够,所以不能够将内部控制的意识传达到所有的员工,因此没有能够产生一个良好的控制氛围,进而对具体措施的执行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些企业的经理人员还产生了一种错觉,即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1.2不相容职务未分离,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缺失

汽车4S店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不相容的职务分离、业务授权审批流程和企业风险评估。目的如下:不相容的职责分离,以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业务授权审批的具体职责和权限用于确保处理业务问题的有效性;定期的企业风险评估不仅可以预防风险,还可以及时识别风险并应对风险。

不相容的职位是指一个人胜任两个或多个职位,不仅可以作弊,还可以掩盖错误和作弊。例如,一些汽车4S店因业务量下降而整合,收银和出纳由一人担任,这会导致个别员工通过收款和到账之间的时间差,将优惠券套用到正常的客户结算单,从而中饱私囊;又比如,零件仓库发放和记账人员是同一个人,他们可以通过篡改发料信息将零件据为己有等等。

此外,关键职位缺乏定期轮换也很容易导致管理层无法识别某些错误和舞弊行为。例如,单店的财务和行政管理层长期没有更换,一些行政人员人为地进行了高成本预算,在财务报销时侵吞了多余的费用;个别销售顾问也有截留随车赠送给客户的精品和礼品的行为。

1.3预算目标设置不合理,预算编制准确性不高

以汽车4S店为例,运用预算管理手段,使公司的经营业绩达到最大,然而,在经营活动中,公司内部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与执行者的矛盾。比如,企业在下达预算指标时,往往会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造成预算指标偏高,使各职能部门工作压力较大。同时,各职能部门为达到预算指标,也会在预算编制中有意隐藏或增加利润,这将对公司的总体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目前我国汽车4S店的营业收入中,以销售、售后服务及其它为主要的营业收入。可以说,在公司的现金流中,销售环节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经销商的运作严重依赖于外部市场,因此,在对未来市场进行预测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偏差。除此之外,公司的销售部门还没有充分地了解到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价格的变化,公司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预算收入模式,从而造成了公司预算的编制和内容的准确性。

1.4存货管理方法欠佳,造成库存积压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大企业纷纷开展了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然而,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