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202×
PAGE4
GB10395.8—200×
PAGE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实施201×-××-××发布三轮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Tri-wheelvehicle—Testmethodofstartingperformance(征求意见稿)JB/T×××××—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实施
201×-××-××发布
三轮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Tri-wheelvehicle—Testmethodofstartingperformance
(征求意见稿)
JB/T×××××—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ICS65.060
T54
备案号:
三轮汽车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汽车发动机起动、暖机和起步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三轮汽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931三轮汽车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拖动时间startingtime
自起动机接通电源后至发动机起动自动运转的时间。
4试验仪器及精度要求
试验仪器设备应确保其功能正常,量程及精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记录仪(可自动记录起动时的电流、电压、转速和时间);
b) 电流表(O~l000A,2.5级精度);
c) 电压表(O~30V,1.0级精度);
d) 发动机转速表(1级精度);
e) 温度计(-50~100℃,±1.5℃或1.5级精度);
f) 热电阻(测风冷发动机气缸盖和排气温度)(2.5级精度);
g) 电液密度计(密度士0.005);
h) 气压计、湿度仪和风速计(2.5级精度);
i) 计时器(0~24h,±1s及0~60s,±0.2s)。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试验用样车为空载,乘员(包括驾驶员)数目、重量以及轮胎冷充气压应符合GB/T23931的规定。
5.1.2试验用样车行驶里程应不大于50km,磨合应按照该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5.1.3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按汽车的使用说明书或有关技术资料的规定,选用相应牌号的燃油、机油和冷却液,并记录。
5.1.4汽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起动,可按汽车制造商规定,装上专用起动附件,如辅助起动装置(加注起动液装置、预热塞及加热器等)和保温装置(发动机保温罩,散热器保温装置及蓄电池保温箱等)。
5.1.5应使用制造商规定的蓄电池,起动电缆和搭铁电缆。各线路连接可靠,蓄电池工作良好。
5.1.6试验环境温度见表1。
表1试验环境温度要求
试验类别
环境温度/℃
一般起动
-10±2
冷温起动
-35±2
5.2发动机起动性能试验
5.2.1将试验车辆放置在符合试验环境温度的试验区域内,在试验温度下冷却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液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
5.2.2每次起动起动机拖动发动机的时间不应超过表2的时间。起动接通后,在规定的拖动时间内,发动机能起动自行运转,则是起动成功;如果在规定的拖动时间内,无断续起动声音,发动机未能起动自行运转,则是起动失败;如果在规定的拖动时间内,无断续起动声音,发动机未能起动自行运转,则是起动失败;如果期间有断续起动声音,只要在拖动时间内发动机能够自行运转,则是起动成功。
5.2.3起动性能试验连续进行3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2分钟。
5.2.4记录起动次数、拖动时间、发动机起动转速(拖动转速)、蓄电池电压、起动机的电压和电流。
表2试验拖动时间要求
试验类别
环境温度/℃
一般起动试验
15
冷温起动试验
30
5.2.5装有低温辅助起动装置时,试验前应,记录辅助装置的名称、型号、编号、及该装置明示的技术数据,并按照5.2.2、5.2.3和5.2.4的要求进行试验,并记录辅助起动装置的操作状况及该装置相关的测量参数值(例如温度)。
5.2.6采用加热器进行三轮汽车发动机低温起动时,应按5.2.2、5.2.3和5.2.4的方法测定不使用加热器时的起动性能。
5.3发动机暖机试验
发动机起动后,在30%~50%额定转速下,空载运转10min~20min。记录发动机空载转速、运转时间及冷却液或缸盖(风冷发动机)温度。
5.4起步试验
5.4.1发动机起动和暖机后,用最低档起步,若一次不能起步,可再进行两次,若仍不能起步,应终止试验。
5.4.2用最低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