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制宣传日学法用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根据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一机关负责解释宪法和法律?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答案:B
解析:《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和法律的职权。
2.甲在电商平台购买一台手机,收到后发现为二手翻新机,平台标注“全新未拆封”。甲可依据哪部法律主张“退一赔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答案:B
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要求退一赔三,不足500元按500元赔偿。
3.15周岁的乙持刀抢劫路人财物,致被害人轻伤。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二)》,乙的刑事责任如何认定?
A.不负刑事责任
B.仅对抢劫罪负刑事责任
C.对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D.对抢劫罪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答案:D
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4.某县市场监管局对个体工商户丙作出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丙认为处罚过重,可在收到决定书后多久内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15日内向市市场监管局
B.30日内向县政府或市市场监管局
C.60日内向县政府或市市场监管局
D.90日内向县人民法院
答案:C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申请期限为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
5.丁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6个月,试用期工资为转正后工资的70%。根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A.试用期约定有效,工资标准有效
B.试用期约定有效,工资标准无效
C.试用期约定无效,工资标准有效
D.试用期和工资标准均无效
答案:B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年以上固定期限或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第20条规定,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丁的试用期工资为70%,违反规定。
6.戊在小区内遛狗未拴绳,狗咬伤儿童己。根据《民法典》,戊的责任如何认定?
A.若己有挑逗行为,戊可免责
B.无论己是否有过错,戊均需承担侵权责任
C.若戊能证明己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可减轻或免除责任
D.戊需承担补充责任
答案:C
解析:《民法典》第1246条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注意:未拴绳属违反管理规定,仅故意可减轻,重大过失不可免除)。
7.己公司未经许可使用庚的摄影作品作为广告素材,庚可依据哪部法律主张权利?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答案:C
解析:摄影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未经许可使用构成著作权侵权。
8.辛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最长可拘留多少日?
A.7日
B.14日
C.30日
D.37日
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3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可延长1-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长至30日。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为7日,故最长37日。
9.壬在网络平台发布“某品牌奶粉含致癌物质”的不实信息,导致该品牌销量锐减。壬的行为涉嫌违反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答案:B
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10.癸的父亲去世后未立遗嘱,其遗产应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下列哪一主体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
A.癸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