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孙犁《黄鹂》更新版(27页).pptx
文件大小:4.9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孙犁-;文学常识;你知道哪些有关黄鹂的
诗句?;;;黄鹂有金衣公主之称,形态清丽、声音婉转悠扬,很受广大文人的喜爱,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那么,黄鹂在孙犁先生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孙犁(1913-2002);;内容探究;阅读课文,思考问题。;;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哪几段写自己遇到黄鹂的经历?哪几段写自己的感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次数;次数;“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作者写黄鹂实际是为了写文艺。文章末尾写道:“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写作特点;抗日战争时期黄鹂的形象是革命文艺的象征。和平年代的黄鹂的种种不幸,正是一段时间里文艺和艺术家种种苦难和不幸的写照。革命战争胜利了,作者本以为从此可以在广阔的空间里将自己发现的美挥洒到极致。但是,命运依然曲折坎坷。江南太湖边,黄鹂那达于极致的美正是作者对文艺前途命运的赞美与呼唤。;课文从几个片段的叙事到篇末的说理,是很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看到太湖的环境,看到黄鹂的全部美丽,联想到虎、鱼、驼、雁等各种事物的极致,可谓水到渠成,篇末的说理是自然而然的了。但作者没有长篇大论,而是点到为止,这就耐人寻味,恰到好处。;文章是现代白话文,但在“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后面,很自然地顺上了“虎啸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组文言色彩较重的语句,使语言显得简洁、雅致。作者在句式选择上,也颇有独到之处。排句或对句的运用,使得语言在工整中有变化,长短错落而不呆板。;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