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十二章听觉记忆能力.pdf
文件大小:184.05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1
总字数:约2.58千字
文档摘要

策略一:听觉理解与记忆

一、听觉理解

理论背景:

1.Owens(2012)指出,幼儿理解语言时同时依靠归类和群聚

两种策略。

2.归类是将短语和子句进行分割,而这种分割需要通过母亲

说话的暂停、音调改变和元音拉长等韵律的讯号作为线索;

3.群聚则是利用词汇内可预测的语音单位,每一种语言都有

自己特定的语音组织和音位顺序,强调词与词的转换。

(一)听注意

1.训练儿童倾听的态度:身体微倾,眼神注意说话者,不插

嘴。

2.以不同的声音让儿童分辨:如人物、自然、器物和情境等。

3.知道不同器物的功能:如救护车、消防车、警报声、电话

声。

4.听词语做动作:教学者编撰一段话,请个案在听到指定的

词汇时做出动作,例如:听到“老婆婆”要拍手,教学者

可以故意穿插近似词(如老公公、小婆婆、倒波波)。

5.听音节做动作:教学者编撰一段话,请个案在听到指定的

语音时做出动作,例如:听到“老”要拍手,教学者可以

故意穿插近似语音(如脑、考或倒)。

6.听音素做动作:教学者编撰一段话,请个案在听到指定的

音素时做出动作,例如:听到“t”的声音要拍手,教学

者可以故意穿插近似音素的语音(如刀、高)

7.听指令做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如站起来、拿书、到这里

来、把书放进抽屉,有单一指令到多个指令。

(二)听觉理解

1.实物示意:如指着书说这是“书”。

2.图画示意:如指着图片说这是“小鸟”。

3.模型示意:如指着汽车模型说这是“汽车”。

4.动作示意:示范或请学生做动作,如说“坐下”或“跑”。

5.情境示意:如指着灯说“灯在上面”,指着地说“地板在

下面”,摇着扇子说“风很凉”。

6.类推示意:如指着眼睛说用眼睛“看”、指着嘴巴说用嘴

巴“吃”,指着耳朵说用耳朵“听”。

8.语言解释:如说明猫有四条腿,叫起来喵喵喵。9

9.举例说明:如糖果甜甜的、蜂蜜也甜甜的。

10.对比说明:如安静是没有声音的,吵闹有刺耳的声音。

11.换句话说:如“你的声音很好听”也可以说成“你的声

音听起来很舒服”。

12.问答说明:如这是什么?他会叫吗?可以吹吗(喇叭)。

指认物品:从教学者出示的实物、图片和模型出指出目标物。

听指令做动作:教学者说出指令,个案必须做出动作。

类推问题:如教学者问“糖果甜甜的,什么也甜甜的?”如

果个案回答错误时,给予一点点蜂蜜,告诉个案“蜂蜜味

道甜甜的,和糖果一样。”然后重新再问之前的句子。

(三)听觉整合训练

1.听出说错的话:“小明晚上去上学”、“冰淇淋热热的”,

请个案更正错误部分。如果个案不明白,可用实物、图片辅

助说明。

2.听出说出的字音:爸爸有一条皮“盖”(带)。

3.重组词语:教学者说:“我带手表忘记”,请个案说出正确

的句子:“我忘记带手表”。

4.听出感受或心情:小明生日时受到很多礼物,心情很“”

,妈妈看到房间被小明弄得乱七八糟,心情很“”。

5.听出相同的部分:教学者说“小明和妈妈去买菜,王妈妈也

叫小华去买菜。”教学者问:“小明和小华都去哪里?”。

6.听出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教学者说:“早上小华在学

校哭得很伤心,因为钱不见了。”教学者问:“谁在哭?”、

“小华在哪里哭?”、“小华为什么哭?”、“什么不见

了?”

7.听出发生的事:“小华怎么了?”

8.听话与推理:“小华为什么哭?”

二、听觉记忆

理论背景:

1.研究发现,有言语—语言发育迟缓的语言障碍或认知障碍

的学生,其记忆能力比较差(LernerJohns,2012),可

能与其注意力、工作记忆和听觉记忆广度不足有关,因此

听觉记忆训练课增进其语言的学习。

(一)听觉记忆的形式

1.句子复述:指记忆一个完整句子的语意和语法,教学者

可以说出一串数字或一句话,让个案复述。

2.口语指示:指记忆多个单元的语意(概念),教学者可以

说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请个案复述。

(二)听觉记忆的内容

1.非词训练:数字复述、声母复述、韵母复述、非词(蔡、

经、形)。

2.词语记忆训练:

(1)由单一词语(红色)到多个词语(绿色、红色和黄色)。

(2)同类词语(红色、黄色和绿色)。

(3)不同类词语(绿色和三角形)

3.语句的记忆:教学者说:“昨天妈妈带小英去电影院看电